[发明专利]内燃机的窜气回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0047.8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55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矢口宽;福井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M13/02 | 分类号: | F01M13/02;B60T17/00;B60T17/02;F01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张谟煜;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回流 装置 | ||
一种内燃机的窜气回流装置,具有真空泵,该真空泵构成制动助力器的负压源并且也能用于窜气向进气通路的回流。该窜气回流装置具有:PCV装置,该PCV装置用于使曲轴箱内的窜气回流到进气通路;换气不足区域判定单元,该换气不足区域判定单元判定是否处于由PCV装置实现的曲轴箱内的窜气的换气流量不足的运转区域;以及制动负压判定单元,该制动负压判定单元判定是否确保了制动助力器的制动负压。并且,所述内燃机的窜气回流装置构成为:仅在判定为处于由PCV装置实现的曲轴箱内的窜气的换气流量不足的运转区域、且判定为确保了制动负压时,利用真空泵对曲轴箱内的窜气进行换气。减少窜气与发动机油接触的机会,抑制油的劣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的窜气(blow-by gas)回流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已知如下的窜气回流装置:在内燃机中,在其压缩行程中,未燃烧的气体(称为窜气)从活塞与汽缸的间隙中漏出,该窜气(尤其是气体中包含的NOx)与发动机油接触而会助长因氧化所导致的劣化,因此,为了减少这样与发动机油接触的机会而使窜气回流到内燃机的进气系统来进行处理。
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窜气回流装置中,设置有将曲轴室与汽缸盖罩内部室连通的连通孔,将存留在曲轴室的窜气引导到汽缸盖罩内部室而使其回流到进气通路。并且,将向制动助力器供给负压的真空泵的吸入口和排出口分别经由导管而开口于上述曲轴室和汽缸盖罩内部室,并在通到该曲轴室的导管配置控制阀,仅在曲轴室与汽缸盖罩内部室的压力差为预定压力以上时打开该控制阀。由此,在打开了该控制阀的窜气回流时,由真空泵吸入曲轴室内的窜气并将其送到汽缸盖罩内部室。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2792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窜气回流装置中,向制动助力器供给负压的真空泵的吸入口和排出口分别经由导管而开口于上述曲轴室和汽缸盖罩内部室,并在通到该曲轴室的导管上配置控制阀,仅在曲轴室与汽缸盖罩内部室的压力差为预定压力以上时打开该控制阀。结果,只要不产生该压力差,曲轴室内的窜气就不移动而残留下来。因此,窜气与发动机油接触的机会不会减少而无法充分抑制油的劣化。
另外,曲轴室内的窜气暂时被真空泵吸入并被送到汽缸盖罩内部室,但由于该真空泵的吸入会导致曲轴室内成为负压,所以,汽缸盖罩内部室的窜气会经由将曲轴室与汽缸盖罩内部室连通的连通孔而返回曲轴室并循环。结果,曲轴室内的窜气浓度不会变薄而无法充分进行油劣化抑制。
而且,为了抑制为了使窜气回流而消耗应从真空泵向制动助力器供给的负压的情况,如上述那样,仅在曲轴室与汽缸盖罩内部室的压力差为预定压力以上时才进行从真空泵向曲轴室的负压的供给。但是,制动助力器内的负压却是不管该压力差如何都根据制动器踏板的操作次数等而变化,因此,也会引起无法充分确保制动助力器内的负压的问题。
再者,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窜气回流装置中,采用机械式真空泵。这成为由于始终被内燃机驱动,所以无用功多而使燃料经济性恶化的主要原因。
于是,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窜气回流装置,在利用真空泵的内燃机的窜气回流装置中,能够减少窜气与发动机油接触的机会来抑制油的劣化。
另外,提供一种总能充分确保制动助力器内的负压且无用功少的内燃机的窜气回流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00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由法兰支撑的涡轮机环组件
- 下一篇:用于安装的外珠状体和接合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