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输注管线中的阻塞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0377.7 | 申请日: | 2016-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7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塞巴斯蒂安·拉巴尔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费森尤斯维尔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5 | 分类号: | A61M5/145;A61M5/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艳江;董敏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管线 中的 阻塞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在输注过程期间输注管线(200)中的阻塞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接收力的周期性地测量的值(F),所述力由泵送装置(1)施加用以推动液体通过输注管线(200)并且表示输注管线(200)中的压力(P);以及从所测量的力的值(F)中减去表示真实摩擦力的摩擦力分量(F0),以用于通过真实摩擦力来校正所测量的力的值(F)。该方法的特征在于,摩擦力分量(F0)的值在整个输注过程中都通过应用下述等式来周期性地更新:所述等式包括考虑所测量的力(F)的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在输注过程期间输注管线中的阻塞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呈流体状态的药物可以通过使用输注管线被输注到患者体内。输注管线连接至流体源,比如储存药物的注射器。可以通过使用作用到注射器上的用于将柱塞连续地推入筒形管中的注射器泵来将药物通过输注管线推出注射器而推向患者,以经由输注管线将药物从注射器的筒形管向患者递送。
在这样的输注过程期间,输注管线中可能发生阻塞,这在一些情况下会对病人造成严重损伤。因此需要可靠地检测输注管线中发生的阻塞,以避免由阻塞的输注管线造成的损伤。
从现有技术已知的用于检测在输注过程期间输注管线中的阻塞的方法是基于阻塞造成输注管线中的压力升高的假设进行的。增大的压力又导致借助于用于将药物通过输注管线推向患者的泵送装置施加至注射器的力增大。因此,通过监测施加至注射器的力,可以推断输注管线中的实际压力。如果实际压力超过阈值,则触发指示阻塞的警报信号。
更复杂的方法另外考虑了注射器的摩擦力,比如当柱塞在注射器的筒形管中移动时柱塞与筒形管之间的摩擦力。实际上,推动液体通过输注管线所需的合力包括由柱塞在筒形管中移动时发生的摩擦引起的摩擦力分量和由输注管线中的压力引起的压力分量。在从现有技术已知的一些方法中,在输注过程期间摩擦力被假定为恒定的。于是针对给定的注射器类型为摩擦力预设恒定的值。因此,为了计算输注管线内的压力,使用恒定值来针对摩擦力对施加至注射器的力进行校正。
然而,对于特定注射器类型的所有注射器以及/或者在整个输注过程中,摩擦力不一定是恒定的,而是可以例如在柱塞在其中纵向移动的筒形管的长度上变化。例如,当柱塞在筒形管中移动时,如果筒形管的内径略微减小,则柱塞与筒形管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将增大,并且如果筒形管的内径略微增大,则柱塞与筒形管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将减小。此外,筒形管的内表面可能在筒形管的长度上具有不同的特性。如果未将由此产生的摩擦力的变化纳入考虑并且真实的摩擦力高于摩擦力的预设(恒定)值,则输注管线中的真实压力会比所确定的压力小。因此,可能检测到实际并不存在的超压,从而可能导致错误的警报信号。另一方面,如果真实的摩擦力小于摩擦力的预设(恒定)值,则输注管线中的真实压力比所确定的压力高,在这种情况下,输注管线中的阻塞导致的超压可能不会被检测到。
因此,假设整个输注过程中的摩擦力分量恒定的用于检测阻塞的方法的可靠性是有局限的。然而,用于检测阻塞的可靠方法会是尤为相关的,特别是在新生儿和儿科护理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可靠地检测在输注过程期间输注管线中的阻塞的方法。
该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检测在输注过程期间输注管线中的阻塞的方法来实现。
因此,接收力的周期性地测量的值,该力由泵送装置施加用以推动液体通过输注管线并表示输注管线中的压力。所测量的力是例如由注射器泵施加的用以推动液体通过输注管线的合力。该合力包括由输注管线中的压力产生的一个分量和由所有非压力源产生的一个分量。这些非压力源中最相关的是在推动液体通过输注管线时产生的摩擦。在具有筒形管和由注射器泵驱动的柱塞的注射器的情况下,非压力源基本上是筒形管与柱塞之间的摩擦。该非压力源分量将被称为摩擦力分量,并且表示操作泵送装置时出现的真实摩擦力,例如由于柱塞在注射器的筒形管内的摩擦运动而出现的真实摩擦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费森尤斯维尔公司,未经费森尤斯维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03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污水处理的控制系统
- 下一篇:指纹识别装置及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