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绝热罐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0881.7 | 申请日: | 2016-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5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塞巴斯蒂安·德拉诺;安东尼·德法利亚;弗朗索瓦·杜兰德;文森特·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气体运输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3/02 | 分类号: | F17C3/02 |
代理公司: | 31272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董科<国际申请>=PCT/FR2016/ |
地址: | 法国圣雷米*** | 国省代码: | 法国;F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绝热 | ||
1.一种结合到承载结构中的密封绝热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包括由承载结构的承载壁(1,3,103)承载的多个罐壁(5,6),每个罐壁(5,6)包括固定到承载结构的一相应承载壁(1,3,103)的一隔热屏障,和由所述隔热屏障承载的一密封膜,
所述隔热屏障包括多个平行六面体隔热块(8,9,108,109),每个隔热块(8,9,108,109)包括一隔热填充物(24)和面向所述罐内部的一盖板(19,119),在隔热填充物(24)相对侧的所述盖板(19,119)的一上表面承载了一金属锚固带(14,31,32,114,131,132),
所述密封膜包括多个波纹金属板(12),每个波纹金属板(12)被焊接到所述隔热屏障的至少一个锚固带(14,31,32,114,131,132)上,
其中支撑第一罐壁的第一承载壁(1)形成罐的一个边角(2,4,104),第二承载壁(1,3,103)支撑第二罐壁,
其中,所述第一罐壁的隔热屏障的平行六面体隔热块(8,9,108,109)包括,沿着罐的边角(2,4,104)设置的一排边缘块(9,36,37,109),这排边缘块(9,36,37,109)中的边缘块(9,36,37,109)具有彼此面对的侧面,
其中一个边缘块(9,36,37,109)的锚固带(32,132)在所述边缘块(9,36,37,109)的整个宽度上平行于罐的所述边角(4,104)延伸,由所述边缘块(9,36,37,109)承载的锚固带(32,132)的两个端部中的每一个包括一凸片(33),所述凸片从所述边缘块(9,36,37,109)相应的侧面突出,并进入所述边缘块(9,36,37,109)的所述侧面与一相邻边缘块(9,36,37,109)的面对的侧面之间的一空间(11,111),
并且其中,对于所述锚固带(32,132)的两个凸片(33)中的每一个,一锚定杆(43,143),包括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44),第一端锚定到所述第二承载壁(1,3,103),第二端连接到所述锚固带(32,132)的所述凸片(33),其中锚定杆延伸进入边缘块(9,36,37,109)的所述侧面之间的一空间(11,111),所述锚定杆(43,143)设计成在由所述边缘块(9,36,37,109)承载的锚固带(32,132)与所述第二承载壁(1,3,103)之间传递拉伸负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绝热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该排边缘块(9,36,37,109)的所有边缘块(9,36,37,109)彼此间隔开,每个边缘块(9,36,37,109)的锚固带(32,132)在所述边缘块(9,36,37,109)的整个宽度上平行于罐的所述边角(4,104)延伸,所述锚固带(32,132)的两个端部中的每一个包括一凸片(33),凸片从所述边缘块(9,36,37,109)相应的侧面突出,并进入所述侧面与所述相邻边缘块(9,36,37,109)的面对的侧面之间的一空间(11,111),
所述罐包括第一系列锚定杆(43,143),每个锚定杆包括第一端,锚定到所述第二承载壁,并且对于所述锚固带(32,132)的两个凸片(33)中的每一个,所述第一系列的相应锚定杆(43,143)具有第二端(44),第二端是第一端的对端,并连接所述凸片(33),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系列的锚定杆(43,143)延伸到所述相邻边缘块(9,36,37,109)的所述相应侧面之间的空间(11,111)中,所述锚定杆(43,143)被设计为传递所述锚固带(32,132)与所述第二承载壁(1,3)之间的拉伸负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绝热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系列的每个锚定杆(43,143)的第二端(44)同时地连接到两个不同的凸片(33),所述凸片(33)各自从相应的边缘块(9,36,37,109)的侧面突出,所述边缘块(9,36,37,109)相邻,所述锚定杆(43,143)被设计成传递由所述相邻边缘块(9,36,37,109)承载的锚固带(32,132)和所述第二承载壁(1,3,103)之间的拉伸负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气体运输技术公司,未经气体运输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088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合物共混物
- 下一篇:热交换材、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