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Aggrus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1536.5 | 申请日: | 2016-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9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藤田直也;关口贵哉;高木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益财团法人癌研究会 |
主分类号: | C07K16/28 | 分类号: | C07K16/28;A61K39/395;A61P7/02;A61P9/10;A61P29/00;A61P35/00;A61P35/04;C07K7/06;C12N5/20;C12N15/02;C12P2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王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ggrus 单克隆抗体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对参与和CLEC‐2的结合的新的Aggrus结构域进行了探索,获得了识别该结构域的单克隆抗体。新发现的PLAG4结构域在与CLEC‐2的结合中很重要,进而研制出识别该区域的单克隆抗体。本发明能够提供使用该抗体的新型的Aggrus-CLEC‐2结合抑制剂、血小板凝集抑制剂、癌转移抑制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参与Aggrus与CLEC‐2的结合的Aggrus的区域和识别该区域的抗体。还涉及含有包含该Aggrus的区域的肽和单克隆抗体的Aggrus-CLEC‐2结合抑制剂以及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还涉及以向该区域的结合作为指标的药物的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癌症是以细胞无序增殖作为特征的疾病,但决定癌症的死亡率的大的因素与其说是产生了癌的原发病灶的增殖,不如说是转移病灶的增殖。据称实际上被诊断为转移癌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20%以下,癌转移的抑制已成为临床上大的课题。
临床上早已确认癌细胞依赖性的血小板凝集参与了癌的血行性转移。本发明人团队构建了显示血小板凝集诱导活性的高转移癌细胞株,并对在高转移癌细胞株的细胞膜表面上表达的诱导血小板凝集的因子 Aggrus进行了鉴定(专利文献1、非专利文献1)。
已知血小板凝集促进因子Aggrus(也已知为平足蛋白(podoplanin)、gp44、T1α等。)是I型跨膜蛋白,在鳞状细胞癌、间皮瘤、卡波氏肉瘤(Kaposi's sarcoma)、睾丸肿瘤、脑肿瘤或膀胱癌等各种癌中表达增加(非专利文献2~13)。
最近鉴定了在血小板上表达的C型凝集素样受体(CLEC‐2)是 Aggrus的配对受体中的一种(非专利文献14)。已知当CLEC‐2与在肿瘤细胞上表达的Aggrus结合,即使没有血浆成分,在血小板中血小板凝集的信号也会被活化而诱导血小板凝集。即,考虑是由于抑制Aggrus与CLEC‐2的结合的物质抑制血小板凝集,而抑制癌的转移。因此,抑制Aggrus与CLEC‐2的结合的物质在癌症和血栓病的治疗中的应用受到期待。实际上,本发明的发明人公开了利用对Aggrus的单克隆抗体和低分子化合物,Aggrus与CLEC‐2的相互作用被抑制,血小板凝集和癌转移被抑制(专利文献2、3,非专利文献15)。
单克隆抗体能够与细胞表面抗原特异性地结合,并能够对靶细胞产生免疫学响应。利用该反应,许多单克隆抗体已被用于癌症治疗和免疫疾病的治疗。单克隆抗体通过中和、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 (antibody-dependent cellular cytotoxicity;ADCC)和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性(complement-dependent cytotoxicity;CDC)的3个代表性的作用方式而显示治疗效果。
迄今为止,本发明的发明人已明确了,所构建的杂交瘤产生的抗 Aggrus单克隆抗体、P2-0、MS-1、MS-3、MS-4都是抑制Aggrus -CLEC‐2的结合的中和抗体,不依赖ADCC活性地显示血小板凝集抑制、癌转移抑制、肿瘤增殖抑制作用(专利文献2)。
在这4种抗体中,抑制Aggrus-CLEC‐2的结合的活性高的P2 -0和MS-1抗体都是识别PLAG结构域(Platelet-Aggregation stimulating domain,刺激血小板凝集的结构域)区域内的氨基酸作为表位的抗体。PLAG结构域是以与人、小鼠、大鼠跨物种保守的EDXXVTPG作为共有序列的氨基酸序列。PLAG结构域是在接近的区域PLAG1~PLAG3重复3次存在的氨基酸序列,在人Aggrus的情况下,存在于氨基酸序列的第29~54位的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益财团法人癌研究会,未经公益财团法人癌研究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15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