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冲击板的可冷却壁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1697.4 | 申请日: | 2016-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99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R·史密斯;M·威廉姆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11/12 | 分类号: | F01D11/12;F01D2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冲击 冷却 元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燃气涡轮的可冷却壁元件(10),该壁元件(10)包括基体(12),该基体(12)具有可经受热气体的第一表面(14),与第一表面相对布置的第二表面(16),以及用于容纳冲击板的边缘的第一座,该壁元件还包括部分地插入到第一座中的冲击板,冲击板位于与第二表面相距一定距离处且与第二表面相邻。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将冲击板组装到基体上和从基体上拆卸,以形成可冷却壁元件的方法。对于冲击板,建议提供具有延长的使用寿命的可冷却壁元件,其中冲击板可拆卸地附接到基体,且具有卡扣连接,该卡扣连接包括可弯折保持片,可弯折保持片从冲击板(32)的其余部分延伸到该保持片(42)的自由端(44),其中基体(12)包括用于片的自由端(44)的第二座(28),第二座(28)构造为当可弯折保持片(42)被释放时阻挡冲击板(32)相对于基体(12)的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燃气涡轮的冲击式可冷却壁元件,该壁元件包括基体,该基体具有可经受热气体的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布置的第二表面、以及用于容纳冲击板的边缘的第一座,该壁元件还包括部分地插入到第一座中的冲击板,冲击板位于与第二表面相距一定距离处且与第二表面相邻。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将冲击板组装到可冷却壁的基体上/从可冷却壁的基体拆卸冲击板的方法,提供具有可经受热气体的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布置的第二表面、以及用于容纳冲击板的边缘的第一座的基体。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前面提到的可冷却壁元件作为环形段是众所周知。这些环形段,也被称为叶片外部空气密封件,通常布置在燃气涡轮内以用于形成涡轮段的热气体路径的边界。这些环形段沿周向布置,其中圆周的所有段形成一个环。在上述环的内部,当涡轮转子在操作期间旋转时,安装在上述涡轮转子上的涡轮动叶沿着它们的热气体路径表面移动。
通常,上述环形段由涡轮静叶承载件承载。通常的涡轮静叶承载件在横截面上垂直于呈环形的机器轴,并且对于固定燃气涡轮,静叶承载件被分成下半部分和上半部分。涡轮静叶承载件具有在周向上延伸的凹槽,沿该轴向方向环形段可以逐一滑动到其指定位置以形成热气体路径的外边界。
由于热气体沿着环形段流动,所以上述环形段必须被冷却以达到其预定的使用寿命。为了实现冷却目的,已知的是在环形段的外侧上附接冲击板,以使得环形段可以由冲击在环形段的冷侧上的空气来冷却,由此带走环形段的壁的热能。
为了提供可靠的环形段,冲击板必须保持在固定位置而没有明显的移动。为此,在过去,冲击板直接焊接或钎焊到环形段的基体上。
此外,WO 2014/186166 A1公开了一种具有卡入式冲击板的冷却装置。具体来说,冲击板的四个边缘中的每一个边缘位于对应的凹槽中,而没有被焊接或钎焊。然而,冲击板需要弯折的边缘以将相应的边缘夹紧到对应的凹槽中。提供这些弯折的边缘似乎是昂贵的。
除此之外,EP 2 789 803 A1公开了一种U形冲击环形元件,该冲击环形元件被组装到环形承载件的周向凹槽中,冷却空气通过该凹槽被引导到冲击环形元件。该环形元件包括保持片,作为阻止冲击环形元件与其凹槽之间的径向移动的止动元件,该凹槽沿径向方向打开。
因此,根据环形段的本发明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冲击式可冷却壁元件,其包括经受热气体以及在冲击板相对侧上的基体,并均具有延长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将冲击板组装到可冷却壁的基体上/从可冷却壁的基体拆卸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容易且快速地执行而无需任何额外的工具。
发明内容
根据可冷却壁元件的问题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可冷却壁元件来解决。根据组装方法的问题通过根据权利要求7的特征的方法来解决,并且从可冷却壁的基体拆卸冲击板的问题通过权利要求8的特征来解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股份公司,未经西门子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16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元件绕线用夹具及其制造工艺
- 下一篇:一种超级电容器及其装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