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救生辅助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2202.X | 申请日: | 2016-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71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夏井知义;林怜史;若林勤;石见拓;畠山稔弘;西村哲郎;大谷尚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6 | 分类号: | A61B5/026;A61N1/39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救生 辅助 设备 | ||
发光部(21)发出光以照射在患者(100)的身体上。光接收部(22)输出与已经穿过所述患者(100)的身体透射的或者从所述患者(100)的身体反射的光的强度相对应的信号。脉搏振幅指数获取部(32)分析信号的振幅,以获取患者(100)的脉搏振幅指数。脉搏判定部(33)根据脉搏振幅指数而判定患者(100)的脉搏的存在与否。通知部(34)通知由脉搏判定部(33)所做出的判定的结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救生辅助设备,用于确定是否执行救生行为。
背景技术
能够例示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作为一种救生行为。AED是在已经检测到诸如心室纤维性颤动或者无脉性心室性心动过速这样的致死性心律失常的情况下,为了使患者恢复,向患者释放电击的设备。具体地,当患者没有意识和呼吸时,将AED的电极板贴附在患者的裸露的胸部处。AED分析通过电极板而获取的心电图,以检测致死性心律失常(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No.2012-061361A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不是医疗服务人员的普通市民遇到在其面前倒下的患者的情况下,即使该市民能够对将AED移动至患者,但是该普通市民可能会对使用AED而迟疑。特别的,处于痛苦阶段的患者具有被称为喘息式呼吸这样的独特的呼吸,但是患者处于心跳呼吸骤停的状态。因此,使得普通市民难以准确地判断无意识和无呼吸的状态。结果,普通市民可能延迟对患者施加电击的时机。这导致救生率的下降。
另外,无意识的患者包括由脑病、低血糖、出血性休克、溺水、一氧化碳中毒等所影响的患者。虽然不需要对这样的患者使用AED,但是普通市民难以对此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因为在公众面前不必要地使得患者的胸部裸露,可能不能充分地保护患者的隐私。另外,使得患者的胸部裸露的措施的必要性也导致救生人员对使用AED的迟疑。
因此,存在这样的目标:在考虑患者的隐私的同时,为了辅助救生人员,而向救生人员提供关于是否执行救生行为的适当信息。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该目标,提供了一种救生辅助设备,包括:
发光部,该发光部被配置为发出光以照射在患者的身体上;
光接收部,该光接收部被配置为输出与已经穿过所述患者的身体透射的或者从所述患者的身体反射的光的强度相对应的信号;
脉搏振幅指数获取部,该脉搏振幅指数获取部被配置为分析所述信号的振幅,以获取所述患者的脉搏振幅指数;
脉搏判定部,该脉搏判定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脉搏振幅指数而判定所述患者的脉搏的存在与否;以及
通知部,该通知部被配置为通知由所述脉搏判定部所做出的判定的结果。
甚至对于专家来说也难以准确快速地判断脉搏的存在与否。特别的,处于痛苦阶段的患者具有被称为喘息式呼吸这样的独特的呼吸,患者处于心跳呼吸骤停的状态。因此,可能存在可以基于呼吸的事实而判断脉搏的存在的情况。根据以上配置,使用作为患者的脉搏振幅指数的客观参数。因此,无论何人操纵救生辅助设备,均能够准确地判定患者的脉搏的存在与否。另外,只要能够获取与几个周期至大约几十个周期相对应的脉搏波信号,则能够利用脉搏判定部判定脉搏的存在与否。因此,无论何人操纵救生辅助设备,均能够快速判定患者的脉搏的存在与否。
能够将患者的脉搏存在与否的准确的判断结果通知救生人员。因此,例如,当不必须使用AED时,救生人员能够避免不必要地使患者裸露。以这种方式,能够保护患者的隐私。因此,能够在考虑患者的隐私的同时,为了辅助救生人员,而向救生人员提供关于是否执行救生行为的适当信息。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未经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22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