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带上安装有柔性半导体封装的可穿戴智能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2399.7 | 申请日: | 2016-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75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宋永僖;李赫;宋基洪;郑准熙;尹圣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永僖;李赫;宋基洪;郑准熙 |
主分类号: | G04G17/02 | 分类号: | G04G17/02;A44C5/14;G04B37/14;G04G17/06;G04G17/08;G06F1/16;H01G2/06;H01Q1/22;H02J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文娟;臧建明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城南市盆唐区亭子一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上 装有 柔性 半导体 封装 穿戴 智能 设备 | ||
1.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安装有智能电脑功能的基本模块;
带,能够实现通过无线充电联盟无线电力传输进行无线充电,安装有至少一个电池,弯曲或卷绕,
其中,所述电池包括:
多个无线充电接收模块,从无线充电发送模块接收电磁波;以及
电容器模块,用于存储在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产生的电能,
其中,所述多个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在所述电容器模块上以一定间隔隔开,从而使所述电容器模块的没有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的部分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与所述电容器模块设置在同一基板上,从而交替排列在同一水平面上,在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相比厚度更薄的所述电容器模块发生弯曲或卷绕,且所述弯曲或卷绕发生在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与所述电容器模块之间的边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包括板上芯片封装,天线标签以板上芯片形式堆叠在基板上,并且由绝缘性保护构件覆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容器模块包括能够反复充电和放电的双电层电容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包括由聚合物材料形成的柔性基板,
所述天线标签为通过光刻工艺或印刷工艺使用柔性铜、钛或铝形成的导电膜,
所述保护构件包括由硅树脂材料或聚合物材料制成的粘合性保护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双电层电容器包括:
柔性基板;
一对电极,设置在所述柔性基板上,所述电极之间隔着绝缘分离器而上下布置;以及
一对导电金属盖子,执行集电功能,通过导电性粘合剂覆盖所述电极的上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基板为柔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所述电极为渗透有电解液的活性炭柔性电极,
所述分离器为离子可渗透的柔性聚丙烯,
所述金属盖子为柔性铝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能够从所述本体替换,
所述带以所述本体为基准设置为左右一对带,所述一对带通过带扣选择性地附接到用户的手腕并能够从所述用户的手腕上分离,
当一侧的所述带连接到所述本体 时,即使另一侧的所述带从所述本体 分离,也仍然保持所述本体的电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连接器,使所述本体与所述带电连接;以及
耦合器,物理连接所述本体与所述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独立带,与所述带选择性地连接,所述独立带安装有多个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永僖;李赫;宋基洪;郑准熙,未经宋永僖;李赫;宋基洪;郑准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239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预处理并印刷织物表面的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用于纽扣电池的泡罩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