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子及定子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2555.X | 申请日: | 2016-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2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古贺清隆;桥本伸吾;佐藤真吾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04 | 分类号: | H02K3/04;H02K15/08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青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定子及定子的制造方法,该定子构成为,在第一连续线圈和第二连续线圈被收容于槽之后的第一连续线圈的槽收容部与第二连续线圈的槽收容部之间的周向上的间隔大于被收容于槽之前的间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子及定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具备通过层叠环状的钢板而形成的铁心和收容于铁心的槽的线圈的定子。这样的定子例如被日本特开2012-125043号公报所公开。
在日本特开2012-125043号公报中记载的定子中,连续卷绕(同心卷绕)相同导线(同心卷绕)而成的多个同心卷绕线圈收容于通过层叠环状的钢板而形成的铁心的槽。在该同心卷绕线圈中,从径向观察,轴向上一侧的线圈端部以沿轴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为直线状。另外,轴向上另一侧的线圈端部以向定子的内径侧突出的方式折弯。由此,构成线圈端部的多个导体线的向内径侧折弯的部分配置为沿定子的轴向层叠。而且,同心卷绕线圈从另一侧的线圈终端侧(折弯的线圈端部一侧)沿轴向移动,从而同心卷绕线圈被收容于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25043号公报
然而,在日本特开2012-125043号公报中记载的定子中,在轴向上另一侧,构成线圈端部的多个导体线的向内径侧折弯的部分被配置为沿轴向层叠,因此与线圈端部未折弯的同心卷绕线圈(沿径向层叠构成线圈端部的多个导体线而成的同心卷绕线圈)相比,存在同心卷绕线圈的线圈端部的轴向上的长度变大的不良。因此,存在定子的轴向上的长度变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课题而产生,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轴向上的长度变大的定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定子具备:铁心,其通过层叠环状的钢板而形成,具有齿和设置于齿间的槽;和多个连续线圈,它们由相同的导体线连续而形成,具有多个收容于不同的槽的槽收容部、连接槽收容部彼此的轴向上一侧的线圈端部以及连接槽收容部彼此的轴向上另一侧的线圈端部,在多个连续线圈中的分别收容于在周向上相邻的槽的第一连续线圈的线圈端部和第二连续线圈的线圈端部分别设置有偏移部分,该偏移部分以向定子的径向偏移一根导体线的宽度的方式在径向上弯曲,第一连续线圈和第二连续线圈被收容于槽之后的、第一连续线圈的槽收容部与第二连续线圈的槽收容部之间的周向上的间隔构成为大于第一连续线圈和第二连续线圈被收容于槽之前的、第一连续线圈的槽收容部与第二连续线圈的槽收容部之间的周向上的间隔。这里,“连续线圈”不包含分段线圈(将在轴向上一侧设置有线圈端部而在另一侧未设置有线圈端部的多个导体线插入槽之后,通过焊接连接各导体线的线圈),而包含同心卷绕线圈和波形线圈。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定子中,如上所述,将第一连续线圈和第二连续线圈被收容于槽之后的、第一连续线圈的槽收容部与第二连续线圈的槽收容部之间的周向上的间隔构成得大于第一连续线圈和第二连续线圈被收容于槽之前的、第一连续线圈的槽收容部与第二连续线圈的槽收容部之间的周向上的间隔。由此,能够一边缓缓地增大第一连续线圈的槽收容部与第二连续线圈的槽收容部之间的周向上的间隔一边使第一连续线圈和第二连续线圈从内径侧向外径侧移动,而插入向外径侧呈放射状张开的槽。即,无需使第一连续线圈和第二连续线圈的线圈端部以向定子的内径侧突出的方式折弯,就能在将构成线圈端部的多个导体线沿径向层叠的状态下,将第一连续线圈和第二连续线圈插入槽。其结果是,能够防止第一连续线圈和第二连续线圈的轴向上的长度变大,因此能够防止定子的轴向上的长度变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信艾达株式会社,未经爱信艾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25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图像读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