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网络中的波束检测与跟踪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3082.5 | 申请日: | 2016-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2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理查德·斯特林-加拉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4W52/10;H04W52/50;H04W7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网络 中的 波束 检测 跟踪 | ||
一项波束检测与跟踪实施例包括通过无线信道从基站接收小区特定参数。从所述基站接收多个下行链路波束,每个下行链路波束包括一个包括相关时间偏移信息的相应参考信号。在所述多个下行链路波束中的一个选定下行链路波束的所述时间偏移信息所指示的时隙中,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
相关申请案交叉申请
本申请要求2015年7月23日递交的发明名称为“无线网络中的波束检测与跟踪(Beam Detection And Tracking In Wireless Networks)”的第14/807,613号美国非临时专利申请案的在先申请优先权,该在先申请的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本中。
技术领域
本文描述的实施例大体上涉及无线网络。一些实施例大体上涉及毫米波无线网络中的波束检测。
背景技术
无线系统在数据和语音通信中日益增多的使用产生了对额外的无线带宽的需求。这可以通过额外的带宽或当前使用的频段中的频谱效率来实现。
目前使用高频段来增加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额外容量。例如,毫米波(millimeterwave,mmWave)无线通信可提供高数据速率(例如吉比特/秒)以及大部分可用的带宽。由于mmWave通信中存在严重的路径损耗,所以通常使用波束成形。发射器和/或接收器具有大规模的天线阵列以形成具有高波束成形增益的窄波束。另外,在理想情况下,mmWave通信的高度定向特性适用于蜂窝通信,尤其是在拥挤的城市环境中。mmWave系统通过天线阵列形成窄波束,窄波束能够在不造成干扰的情况下增加通信设备的密度。由于大量高度定向天线可以放置在一个给定区域中,所以最终结果是频谱被更大程度地重用。
发明内容
一种方法包括通过无线信道从基站接收小区特定参数。从所述基站接收多个下行链路波束,每个下行链路波束包括一个包括相关时间偏移信息的相应波束成形参考信号。在所述多个下行链路波束中的一个选定下行链路波束的所述时间偏移信息所指示的时隙中,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
一项实施例可包括一种用于mmWave波束检测与跟踪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广播信道从基站接收一组已知参考信号;检测来自所述基站的多个下行链路波束,每个下行链路波束包括一个包括相关时间偏移信息的相应参考信号;确定所述多个下行链路波束中的有利下行链路波束,并对嵌入在所述有利下行链路波束中的所述时间偏移信息进行解码;以及在所述有利下行链路波束的所述时间偏移信息所指示的时隙中,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
另一项实施例可包括一种用于mmWave波束检测与跟踪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无线信道发送小区特定参数;发送多个下行链路波束,每个下行链路波束包括一个具有相关时间偏移信息的波束成形参考信号;以及在所述多个下行链路波束中的一个选定下行链路波束的所述时间偏移信息所指示的时间处,从用户设备接收随机接入前导序列。
另一项实施例可包括一种用于mmWave波束检测与跟踪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无线信道发送小区特定参数;发送多个下行链路波束;在广播信道(broadcast channel,BCCH)上广播时间偏移信息;以及在所述多个下行链路波束中的一个选定下行链路波束的所述时间偏移信息所指示的时间处,从用户设备接收随机接入前导序列。
另一项实施例可包括一种无线通信装置,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耦合到多个天线振子的无线电设备;以及耦合到所述无线电设备和天线振子的控制器,用于通过无线信道从mmWave基站接收小区特定参数,检测来自所述基站的多个下行链路波束成形信号,每个下行链路波束成形信号包括一个相应的具有相关时间偏移的参考信号,以及在所述多个波束成形信号中的一个选定波束的所述时间偏移所指示的时隙中,通过上行链路波束成形信号向所述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30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