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修饰后自体表位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43139.1 | 申请日: | 2016-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0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琳达·吉莉安·达兰特;维多利亚·安妮·布伦特维勒;瑞秋·路易丝·梅特林汉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坎塞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7/08 | 分类号: | C07K7/08;A61K38/10;C07K16/18;C12N9/88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培培;黄爱娇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英国;GB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用 标靶 修饰 疫苗 癌症免疫疗法 单克隆抗体 抗肿瘤免疫 烯醇化酶 治疗癌症 瓜氨酸 应答 疗法 | ||
本发明主要涉及可用作癌症免疫疗法标靶的修饰后的瓜氨酸化烯醇化酶肽。所述肽可用作单克隆抗体(mAb)疗法的疫苗或标靶。所述疫苗或mAb可用于治疗癌症。
本发明主要涉及可用作癌症免疫疗法标靶的修饰肽。修饰肽可以是瓜氨酸化烯醇化酶肽。所述修饰肽可用作疫苗或单克隆抗体(mAb)疗法的标靶。所述疫苗或mAb可用于治疗癌症。为了起作用,癌症疫苗需要诱导能够打破耐受性并克服免疫抑制性肿瘤环境的有效免疫应答。近来强调CD4T细胞介导肿瘤破坏的重要性,但是自我特异性CD4应答的诱导已被证明更加困难。相反,识别修饰后自体表位的CD4T细胞已经显示在若干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RA)、胶原蛋白II诱导的关节炎、结节病、乳糜泻和银屑病的病理生理学中起作用(Choy,2012,Grunewald and Eklund,2007,Coimbra et al.,2012,Holmdahl etal.,1985)。其中一种常见的修饰是精氨酸的瓜氨酸化,其涉及精氨酸的正电荷醛亚胺基(=NH)转化为瓜氨酸的不带电荷酮基(=O)。瓜氨酸化由肽酰基精氨酸脱亚胺基酶(Peptidylarginine deiminases,PADs)介导,PADs是在各种组织中发现的钙依赖性酶家族。Ireland et al.2011最近的报导证明瓜氨酸化T细胞表位在APC上的呈递也依赖于自噬和PAD活性。这个过程也已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机制,能够处理内源性抗原,用于呈递专业APCs中的MHC II类分子以及上皮细胞(Munz,2012,Schmid et al.,2007)。自噬在APCs中是组成型的,但是在其他细胞中仅受到应力诱导(Green and Levine,2014)。因此,识别瓜氨酸化表位的T细胞在正常健康细胞上没有靶标。自噬由应力如缺氧和营养饥饿触发,并上调以促进肿瘤的存活(Green and Levine,2014)。
瓜氨酸化的一种蛋白质是烯醇化酶,它是在细胞质中发现的糖酵解酶。烯醇化酶也在细胞表面表达,其作为纤溶酶原受体起作用(Miles et al.,1991)。在哺乳动物中,有四种烯醇化酶的同种型,其由四个不同基因编码(Diaz-Ramos et al.,2012)。ENO1基因编码几乎在所有成体组织中表达的α-烯醇化酶。ENO2(β-烯醇化酶)在肌肉组织中表达,而ENO3(γ-烯醇化酶)存在于神经元中(Marangos et al.,1978)。最近已经确定了第四种变体ENO4,其仅在精子中表达(Nakamura et al.,2013)。酶促活性烯醇化酶由两个亚基组成,该两个亚基可以是同源二聚体或异源二聚体(Pancholi,2001)。
ENO1和ENO3被鉴定为CNS中的瓜氨酸化蛋白质(Jang et al.,2008,Jang et al.,2010),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被鉴定为自体抗原(Kinloch et al.,2005,Kinloch et al.,2008,Lundberg et al.,2008,Mahdi et al.,2009)。最近,已经描述了识别ENO1中的Arg9的瓜氨酸化,ENO1和ENO3中的Arg9的瓜氨酸化和ENO3中的Arg9的瓜氨酸化的单克隆抗体(Jang et al.,2012),并且已经显示瓜氨酸化烯醇化酶失去其酶活性并且被钙蛋白酶-1更快地降解,但是瓜氨酸化增加ENO1和ENO3纤溶酶原结合活性。已经描述了许多与人MHC II结合的瓜氨酸化烯醇化酶肽(WO2012138294A1),并且可以激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T细胞以产生IL-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坎塞尔有限公司,未经斯坎塞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31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皮肤可渗透肽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调节γC-细胞因子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