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根据颗粒尺寸实现选择性气溶胶颗粒收集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4319.1 | 申请日: | 2016-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14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S·可拉瓦古拉;A·吉奥特;M·豪尔普利克斯;N·丹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 |
主分类号: | B03C3/02 | 分类号: | B03C3/02;B03C3/06;B03C3/12;B03C3/36;B03C3/41;B03C3/49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11410 | 代理人: | 杨黎峰;钟锦舜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根据 颗粒 尺寸 实现 选择性 气溶胶 收集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收集气溶胶中可能存在的颗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导管(11)从导管的入口孔(17)吸入气溶胶至导管的出口孔(18);
-通过在围绕产生电晕效应的线形式的第一中心电极(12)的栅极形式的内部电极(14)与所述导管的内壁的第一导电部分之间的第一空间(15)中的单极离子扩散带电器(10),使所述入口孔下游的最细颗粒带电;
-在第二中心电极(22)和所述导管的内壁的第二导电部分(24)之间的第二空间(21)中产生没有电晕效应的电场,从而通过沉积到第一收集区(Zn)上而收集被所述单极离子扩散带电器带电的最细颗粒;
-在第三中心电极(32)的线或点与所述导管的内壁的第三导电部分(34)之间的第三空间(31)中产生具有电晕效应的电场,从而通过沉积到与所述第一收集区不同的第二收集区(Zm)上而收集未被所述单极离子扩散带电器带电的最大颗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收集气溶胶中可能存在的颗粒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在时间段t1期间在所述第一收集区和/或所述第二收集区上收集放射性颗粒;
b、在时间段t2期间对由所述第二空间(21)和所述第三空间(31)中空气的电离电流产生的脉冲进行计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收集气溶胶中可能存在的颗粒的方法,包括在超过步骤b中计数的脉冲的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发出警报的步骤。
4.一种用于收集气溶胶中可能存在的颗粒的装置(1),包括:
-包括入口孔(17)和出口孔(18)的导管(11),所述气溶胶可在入口孔(17)和出口孔(18)之间循环;
-用于使所述气溶胶从所述入口孔循环到所述出口孔的抽吸装置(42);
-在所述入口孔下游的单极离子扩散带电器(10),所述单极离子扩散带电器(10)包括由栅极形式的内部电极(14)围绕的产生电晕效应的线形式的第一中心电极(12),所述带电器适于通过所述栅极使单极离子扩散以在将所述栅极与所述导管的内壁的第一导电部分隔开的第一空间(15)中使最细颗粒带电;
-在所述单极离子扩散带电器下游的第二中心电极(22),所述第二中心电极(22)适于在将所述第二中心电极(22)与所述导管的内壁的第二导电部分(24)隔开的第二空间(21)中产生无电晕效应的电场,并因此通过沉积到第一收集区(Zn)上而收集预先被所述单极离子扩散带电器带电的最细颗粒;
-在所述单极离子扩散带电器和纳米颗粒收集区下游的电场带电器(30),所述电场带电器(30)包括线或点形式的第三中心电极(32),所述第三中心电极(32)适于在将所述线或点形式的第三中心电极与所述导管的内壁的第三导电部分(34)隔开的第三空间(31)中产生具有电晕效应的电场并因此使最大颗粒带电,然后通过沉积在不同于所述第一收集区的第二收集区(Zm)上而收集所述最大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收集气溶胶中可能存在的颗粒的装置(1),其中:
-所述导管(11)是围绕纵向轴线(X)的中空圆筒;
-所述抽吸装置(42)由泵形成;
-所述壁的第一导电部分、第二导电部分( 24 ) 和第三导电部分(34)是形成所述导管的一部分的圆筒部分;
-所述电场带电器(30)包括与圆筒部分中的一个形成线-筒构造的线形式的第三中心电极(32);
-所述单极离子扩散带电器的所述线形式的第一中心电极(12)、用于产生无电晕效应的电场的所述第二中心电极(22)以及所述电场带电器(30)的所述线形式的第三中心电极(32)是不同的部件,并且沿着轴线(X)前后相继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未经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43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