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疗用穿刺针和穿刺针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4501.7 | 申请日: | 2016-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76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上田武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尔茂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A61M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杨宏军;李文屿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刺针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医疗用穿刺针具备包含针尖的前端部和与该前端部连续的棒状主体部,所述前端部具备刃面,所述刃面具有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的中心轴线倾斜、并延伸到所述针尖的第一刃面部、和形成于所述第一刃面部的背面侧的第二刃面部,所述第二刃面部由如下的曲面构成:在设定了包含所述主体部的中心轴线的一个假想平面的情况下,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随着趋向所述针尖侧,所述曲面在与所述中心轴线方向正交的截面中相对于所述假想平面的角度逐渐增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穿刺针和穿刺针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采血针、输液用的留置针等医疗用穿刺针,已知如下的医疗用穿刺针:为了减轻将穿刺针穿刺到人体时的疼痛而在前端部具有相对于穿刺针的长度方向倾斜的刃面。
作为这种穿刺针,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刃面形状被称为所谓“背切尖”(backcut bevel point)(以下简记作“背切型”)的刃面的穿刺针。专利文献1公开的具有背切型刃面的穿刺针,直进性优异,因此例如在向动脉穿刺、向静脉穿刺等、从身体表面穿刺到位于体内较深位置的目标部位时使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0042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此外,专利文献1公开的具有背切型刃面的穿刺针,具备作为正面侧的刃面部的平切(flatcut)面和作为背面侧的刃面部的平面状的背切面,由平切面和背切面相互交叉的棱线形成将针尖作为一端的、作为刃缘的直线状的切削刃。因此,在将专利文献1公开的穿刺针穿刺时,该刃缘以切开皮肤的方式发挥作用,能够减小刺穿阻力,减轻患者等感受到的疼痛。
但是,若例如穿刺针的壁厚为薄壁,则平面状的背切面变小,因此难以确保切开皮肤的切削刃的长度。因此,虽然在针尖附近能够利用作为刃缘的切削刃切开皮肤,但与针尖相反一侧的切削刃的基端通过皮肤时,其后以穿刺针的外表面强行将切口撑开的方式而插入,因此患者会感到皮肤的切口被撑开时的疼痛。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确保刃缘长度的具有背切型刃面的穿刺针和该穿刺针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的医疗用穿刺针具备:包含针尖的前端部、和与该前端部连续的棒状的主体部,所述前端部具有刃面,所述刃面具有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的中心轴线倾斜、并延伸到所述针尖的第一刃面部、和形成于所述第一刃面部的背面侧的第二刃面部,所述第二刃面部由如下的曲面构成:在设定了包含所述主体部的中心轴线的一个假想平面的情况下,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随着趋向所述针尖侧,所述曲面在与所述中心轴线方向正交的截面中相对于所述假想平面的角度逐渐增大。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优选的是,所述刃面具有形成于所述第一刃面部的背面侧的第三刃面部,所述第二刃面部及所述第三刃面部在所述第一刃面部的背面侧、利用相互交叉的棱线形成将所述针尖作为一端的刃缘。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优选的是,所述第三刃面部由在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随着趋向所述针尖侧、与所述中心轴线方向正交的截面中相对于所述假想平面的角度逐渐增大的曲面构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优选的是,所述假想平面能够设定为与所述第一刃面部垂直、且包含所述中心轴线的一个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尔茂株式会社,未经泰尔茂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45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绝缘子自动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激磁二极管批量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