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4714.X | 申请日: | 2016-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8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朋希;八卷太郎;河村昌宏;伊藤裕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C211/61 | 分类号: | C07C211/61;C09K11/06;H01L51/5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马倩;鲁炜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合物 有机 电致发光 元件 用材 电子设备 | ||
式(1)表示的化合物提供高性能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及可实现这样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新型材料。(式(1)中,R1~R6、a~f、L1~L3、及Ar与说明书中的定义相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用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有机EL元件)由阳极、阴极、及被阳极和阴极夹持的包含1层以上的层的有机薄膜层结构。若向两电极间施加电压,则从阴极侧向发光区域中注入电子,从阳极侧向发光区域中注入空穴,注入的电子和空穴在发光区域中再结合而成为激发状态,在激发状态恢复至基态时发出光。因此,将电子或空穴高效地向发光区域中输送,使电子与空穴的再结合容易进行的化合物的开发在得到高效率有机EL元件方面是重要的。
专利文献1记载了3-菲基直接或经由连接体键合于中心氮原子而成的叔胺化合物、例如化合物1-1、4-2及4-3。记载了这些化合物可用于有机EL元件的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其他层,实施例中,被用于电子阻隔层(EBL)。
专利文献2记载了1个2-菲基经由连接体键合于中心氮原子而成的叔胺化合物、例如化学式1-3的化合物及化学式1-4的化合物。记载了这些化合物能发挥有机发光元件的空穴注入、空穴传输、电子注入、电子传输、发光物质的作用。实施例中,化学式1-3的化合物被用于空穴传输及电子阻挡层。
然而,仍然期望能进一步改善有机EL元件的性能的新型材料的开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 US2015/0155491号
专利文献2 : 日本特表2014-511352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高性能的有机EL元件及可实现这样的有机EL元件的新型材料。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为了达成前述目的而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可得到高性能的有机EL元件。
即,一种方式中,本发明提供式(1)表示的化合物(以下,有时也称为化合物(1))。
[化学式1]
(式中,
R1~R6各自独立地表示碳数1~20的烷基、成环碳数3~50的环烷基、碳数1~20的卤代烷基、碳数1~20的烷氧基、碳数1~20的卤代烷氧基、成环碳数6~18的芳基、成环碳数6~50的芳基氧基、卤素原子、或氰基。
a为0~3的整数,b为0~2的整数,c为0~4的整数,d为0~4的整数,e为0~2的整数,f为0~3的整数,(R1)0、(R2)0、(R3)0、(R4)0、(R5)0及(R6)0分别表示R1、R2、R3、R4、R5或R6不存在,选自R1~R3中的相邻的2个基团不相互键合而形成环结构,选自R4~R6中的相邻的2个基团不相互键合而形成环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出光兴产株式会社,未经出光兴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47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