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为防止进水的水锁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4767.1 | 申请日: | 2016-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88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E.A.W.G.詹斯森;B.A.萨特斯;R.B.希伊特布林克;C.G.维斯塞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7/02 | 分类号: | B08B17/02;H01L23/29;C02F1/3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江鹏飞;陈岚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进水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元件(210),包括:(i)电气部件(1220);(ii)光学介质(270),其包括介质材料(275),所述介质材料(275)包括对紫外辐射和可见辐射中的一种或多种透射的有机硅,其中所述电气部件(1220)嵌入所述光学介质(270)中;(iii)电连接器(510),其用于将所述电气部件(1220)功能性地耦合到所述光学介质(270)外部,其中所述电连接器(510)在其长度的至少一部分上嵌入所述光学介质(270)中;以及(iv)水屏障(530),其至少部分地嵌入所述光学介质(270)中并且被配置成封闭所述电连接器(510)的至少一部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电气部件的元件,例如用于提供UV和/或可见的、尤其是UV的元件辐射的光源。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这种元件的系统,例如防生物污染系统。本发明还涉及包括这种元件的物体。更进一步,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将这种元件应用于这种物体的方法以及用于提供这种元件本身的方法。
背景技术
防生物污染方法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例如,US2013/0048877描述了一种用于对受保护表面进行防生物污染的系统,该系统包括被配置为产生紫外光的紫外光源、以及被设置在受保护表面附近并被耦合以接收紫外光的光学介质,其中光学介质具有垂直于受保护表面的厚度方向,其中与厚度方向正交的光学介质的两个正交方向平行于所述受保护表面,其中光学介质被配置为提供紫外光的传播路径,使得紫外光在与厚度方向正交的两个正交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上在光学介质内传输,并且使得在沿着光学介质的表面的点处,紫外光的各个部分逸出光学介质。
US2009/270526描述了一种密封剂组分,其包括至少一种树脂单体、填充剂和光引发剂,其中所述至少一种树脂单体选自由丙烯酸树脂单体、环氧树脂单体、有机硅树脂单体及其组分组成的组,并且填充剂占密封剂组分的0.1〜15wt%。
WO2014/188347描述了当所述表面至少部分地浸没在液体环境中时的表面防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防污光,通过包括有机硅材料和/或UV级熔融石英的光学介质来分布至少一部分光,并且从光学介质并从所述表面发射防污光。
WO2016/001227描述了一种用于通过经由光学介质向所述污染表面提供防污光来防止或减少物体的污染表面上的生物污染的防污照明系统,该防污照明系统包括:(a)照明模块,其包括(i)被配置为产生防污光的光源,以及(ii)被配置为接收至少一部分防污光的所述光学介质,所述光学介质包括被配置为提供至少一部分所述防污光的发射表面;以及(b)控制系统,其被配置为根据(i)与生物污染风险相关的反馈信号和(ii)用于基于时间改变防污光的强度的定时器中的一个或多个来控制防污光的强度。
WO2013/157436描述了一种用于防止水生生物污染的胶带,其可以防止由于暴露于紫外线等而导致的用于防止水生生物污染的胶带粘附于其上的粘附物的变色或降解。用于防止水生生物污染的胶带依次包括防污层、衬底层和粘合剂层,其中选自上述防污层、衬底层和粘合剂层的至少一层含有耐候剂。
发明内容
生物污染或生物积垢(这里也表示为“污染”)是微生物、植物、藻类和/或动物在表面上的积累。生物污染生物的种类是高度多样化的,远远超出了藤壶和海藻的附着。根据一些估计,包括超过4000种生物的1700多物种是生物污染的原因。生物污染分为包括生物膜形成和细菌粘附的微观污染,以及较大生物附着的宏观污染。由于确定了什么防止生物定居的独特的化学和生物学,这些生物也被归类为硬污染类型或软污染类型。钙质(硬)污染生物包括藤壶、包壳苔藓虫、软体动物、多毛虫和其他管蠕虫、以及斑马贻贝。非钙质(软)污染生物的实例是海藻、水螅虫、藻类和生物膜“粘液”。这些生物一起形成污染群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未经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47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