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光波导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45295.1 | 申请日: | 2016-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0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大原盛辉;武信省太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6/122 | 分类号: | G02B6/122;G02B6/12;G02B6/26;G02B6/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洋,王培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波导 | ||
1.一种树脂光波导,具备芯部、折射率比所述芯部的折射率低的底部包层、以及上部包层,
所述树脂光波导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树脂光波导的一端侧设置有芯部露出部,在该芯部露出部,不存在上部包层而芯部以及该芯部周边的底部包层露出,
在所述底部包层中的相当于所述芯部露出部的部位,具有满足下述(1)~(3)的第一层以及第二层,
(1)所述第一层以及所述第二层距与所述芯部的界面或所述底部包层的露出面的距离彼此不同,且配置为所述第一层相对于这些面位于近位侧,所述第二层相对于这些面位于远位侧;
(2)所述第一层位于距与所述芯部的界面或所述底部包层的露出面的距离为15μm以内的位置;
(3)所述第一层以及所述第二层的折射率彼此不同,且所述第一层的折射率比所述第二层的折射率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光波导,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部露出部的在光传播方向的长度为100μm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树脂光波导,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层的折射率的最大值n1,max与所述第二层的折射率的最大值n2,max之差(n1,max-n2,max)为0.001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光波导,其特征在于,
所述芯部的折射率的最大值n′max与所述第一层的折射率的最大值n1,max之差(n′max-n1,max)为0.008~0.02。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光波导,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层的厚度t为15μ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脂光波导,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层的厚度t与所述第一层的折射率的最大值n1,max同所述第二层的折射率的最大值n2,max之差(n1,max-n2,max)的积(t×(n1,max-n2,max))为0.001μm~0.2μm。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光波导,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光波导在波长1310nm以及波长1550nm中的至少一方为单模光波导。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光波导,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光波导的芯部尺寸为1μm~1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光波导,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光波导的芯部由含氟的树脂构成。
10.一种树脂光波导,具备芯部、折射率比所述芯部的折射率低的底部包层、以及上部包层,
所述树脂光波导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树脂光波导的一端侧设置有芯部露出部,在该芯部露出部,不存在上部包层而芯部以及该芯部周边的底部包层露出,该芯部露出部的在树脂光波导的光传播方向的长度为500μm以上,
在所述底部包层中的相当于所述芯部露出部的部位,具有满足下述(1)~(4)的第一层以及第二层,
(1)所述第一层以及所述第二层距与所述芯部的界面或所述底部包层的露出面的距离彼此不同,且配置为所述第一层相对于这些面位于近位侧,所述第二层相对于这些面位于远位侧;
(2)所述第一层位于距与所述芯部的界面或所述底部包层的露出面的距离为8μm以内的位置;
(3)所述第一层以及所述第二层的折射率彼此不同,且所述第一层的折射率比所述第二层的折射率高;
(4)所述第一层的折射率的最大值n1,max与所述第二层的折射率的最大值n2,max之差(n1,max-n2,max)为0.002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光波导,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光波导在所述芯部露出部与硅光波导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529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通路串联固态开关的混合式开关
- 下一篇:一种新型油浸式变压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