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装置及电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5900.5 | 申请日: | 2016-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3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于强;野田达也;田中俊一;中村吉伸;中西正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横浜国立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H02K9/19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爽;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京都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装置 电动机 | ||
提供一种冷却装置与电动机,可抑制大型化,且可提高冷却效率。冷却装置包括:利用第1冷却介质对发热体进行冷却的冷却室、将第1冷却介质的热放出至外部的放热室、以及将冷却室与放热室连接的第1连接路及第2连接路。放热室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较冷却室而言更靠铅垂方向上侧。连接第1连接路与放热室的部位,在铅垂方向上位于和连接第1连接路与冷却室的部位相同的位置、或位于较连接第1连接路与冷却室的部位而言更靠上侧。在冷却室内的第1冷却介质的一部分汽化的情况下,汽化的第1冷却介质的至少一部分移动至第1连接路内,产生冷却室的第1冷却介质经由第1连接路而流向放热室且放热室的第1冷却介质经由第2连接路而流向冷却室的循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及电动机。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对电动机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专利文献1的冷却装置中,液态制冷剂吸收壳体(casing)的热而蒸发,并经由壳体对电动机进行冷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第平9-236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所述冷却装置中,为了使蒸发而成为气体的液态制冷剂再次返回为液体,而需要冷凝器。进行冷却的发热对象的温度越为高温,则蒸发的液态制冷剂的量越多,因此,需要大型的冷凝器。由此,存在冷却装置整体大型化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有鉴于所述问题,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具有可抑制大型化且可提高冷却效率的结构、及包括此种冷却装置的电动机。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冷却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为对发热体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包括:利用第1冷却介质对发热体进行冷却的冷却室、将第1冷却介质的热放出至外部的放热室、以及将冷却室与放热室连接的第1连接路及第2连接路。放热室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较冷却室而言更靠铅垂方向上侧。连接第1连接路与放热室的部位,在铅垂方向上位于和连接第1连接路与冷却室的部位相同的位置、或位于较连接第1连接路与冷却室的部位而言更靠上侧。在冷却室内的第1冷却介质的一部分汽化的情况下,汽化的第1冷却介质的至少一部分移动至第1连接路内,产生冷却室的第1冷却介质经由第1连接路而流向放热室且放热室的第1冷却介质经由第2连接路而流向冷却室的循环。
本发明的冷却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为对发热体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包括:利用第1冷却介质对发热体进行冷却的冷却室、将第1冷却介质的热放出至外部的放热室、以及将冷却室与放热室连接的第1连接路及第2连接路。放热室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较冷却室而言更靠铅垂方向上侧。连接第1连接路与放热室的部位,在铅垂方向上位于和连接第1连接路与冷却室的部位相同的位置、或位于较连接第1连接路与冷却室的部位而言更靠上侧。在冷却室内的第1冷却介质汽化的情况下,汽化的第1冷却介质的至少一部分在第1连接路内、第2连接路内、及放热室内的任一个中冷凝。
本发明的电动机的一实施方式,包括所述冷却装置。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而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具有可抑制大型化且可提高冷却效率的结构、及包括此种冷却装置的电动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另一例的冷却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动机的部分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横浜国立大学,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横浜国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59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塔吊平衡结构
- 下一篇:一种建筑物资简易吊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