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6507.8 | 申请日: | 2016-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1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山下浩二;井上美光;山本啓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H01M10/6556 | 分类号: | H01M10/6556;H01M10/613;H01M10/615;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551;H01M10/6563;H01M10/66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曼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 ||
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121)、框体(110)、循环通路(130)以及送风机(140),循环通路(130)包含底壁侧通路(135),所述底壁侧通路(135)形成于电池(121)的下端面(121a)与构成为框体(110)的底部侧的底壁(112)之间。在底壁(112)上以多个排列的方式设有加强框体(110)用的梁(118),在梁(118)的上方配置有电池(121)。底壁侧通路(135)形成为由电池(121)的下端面(121a)、底壁(112)以及梁(118)围住的空间,在相邻的梁(118)与梁(118)之间形成的底壁侧通路(135)的宽度尺寸设定成比一个梁(118)的宽度尺寸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组,这种电池组具有收容于壳体内部的多个电池单体。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一种具有电池单体的电池组,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池组。专利文献1(电池冷却装置)记载的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单体;收容多个电池单体的框体;在框体内供与多个电池单体进行热交换(冷却)的流体进行流通的循环通路;以及使流体在循环通路进行循环的送风机。
在上述循环通路中,设置有集合通路,上述集合通路使与多个电池单体经过热交换之后的流体聚集并朝向送风机同一方向地流动。集合通路例如形成为集合管道,该集合管道将多个电池单体之间的电池通路的下侧连通并且与送风机的流入通路连接。在专利文献1中,利用上述集合通路,将与电池单体经过热交换之后的流体集合以确保流速,从而能够对电池单体进行高效地热交换(冷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463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体是用于向规定的电气设备供给电力或由充电装置进行充电的重要零件,例如需要考虑在装设于汽车的情况下即使受到冲击等碰撞时,也能保护电池组免受冲击。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尽管具有良好的热交换性,但没有考虑保护电池单体免受冲击。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具有对多个电池进行良好的热交换的性能且能够在冲击时对电池进行保护的电池组。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公开的一种方式的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框体,上述框体对多个电池进行收容;循环通路,上述循环通路形成于框体内,供热交换用的流体在电池的周围进行流通;以及送风机,上述送风机使流体在循环通路进行流通,循环通路包含底壁侧通路,上述底壁侧通路形成于电池的下端面与构成为框体的底部侧的底壁之间,在底壁上以并列的方式设有多个对框体加强用的梁,在梁的上方配置有电池,底壁侧通路形成为由电池的下端面、底壁以及梁围住的空间,形成于相邻的梁与梁之间的底壁侧通路的宽度尺寸设定成比一个梁的宽度尺寸大,梁是相对于底壁分体形成的中空的构件,梁的板厚设定成比底壁的板厚厚。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框体的底壁设置有多个梁,因此能够利用上述梁作为加强构件以提高框体的强度。然后,由于多个电池配置于梁的上方,因此即使假设从壳体的外部施加有冲击的情况下,由于是梁受到冲击的方式,因而也能够保护多个电池免受冲击。
此外,组成为循环通路的一部分的底壁侧通路利用上述加强用的梁而形成。然后,由于形成于相邻的梁与梁之间的底壁侧通路的宽度尺寸设定成比一个梁的宽度尺寸大,因此底壁侧通路对于流体的流通阻力较小,能够作为使流体整体高效地进行流动的通路,能够利用流体高效地进行热交换。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电池组,这种电池组具有能够对多个电池进行良好的热交换的性能并且能够对受到冲击时的电池进行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65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