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达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46914.9 | 申请日: | 2016-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5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7 |
发明(设计)人: | 朝日优;村上俊辅;新子刚央;前田昌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3/50 | 分类号: | H02K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李辉,于靖帅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马达。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具有与线圈末端接合的导电部件的马达。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导电部件具有带状导电部、从带状导电部延伸的臂部以及与臂部一体并且位于臂部的前端部的钩形状的线圈接线用端子部。线圈末端被臂部和线圈接线用端子部把持,通过焊接等与导电部件接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248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那样的马达中,在将线圈末端配置于钩形状的线圈接线用端子部的内侧之后,通过弯折线圈接线用端子部,该线圈末端以与臂部和线圈接线用端子部接触的状态被把持。这里,由于臂部与线圈接线用端子部是一体的,因此难以在作为臂部与线圈接线用端子部的连接部的钩根部附近弯折线圈接线用端子部。因此,有时在臂部与线圈接线用端子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另外,有时利用臂部和线圈接线用端子部将多个线圈末端汇集而把持。但是,如上所述,容易在臂部与线圈接线用端子部之间产生间隙。因此,难以在所有的线圈末端与臂部和线圈接线用端子部接触的状态下把持这些线圈末端。由此,有可能多个线圈末端中的一部分没有与臂部和线圈接线用端子部适当地接触而导致在线圈末端与导电部件的焊接中产生接合不良。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点,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具有如下的构造的马达:能够抑制在将多个线圈端汇集而与线圈端连接部接合的情况下产生线圈端连接部与多个线圈端的接合不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马达具有:转子,其具有沿着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而配置的轴;定子,其与所述转子隔着间隙而在径向上对置,具有多个线圈;以及汇流条,其与所述线圈电连接,所述线圈具有作为导电线的端部的线圈端,所述汇流条具有彼此是不同的部件的第一导电部件和第二导电部件,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具有与所述线圈端电连接的第一线圈端连接部,所述第二导电部件具有与所述线圈端电连接的第二线圈端连接部,多个所述线圈端被所述第一线圈端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线圈端连接部夹着而将所述第一线圈端连接部和所述第二线圈端连接部电导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了具有如下的构造的马达:能够抑制在将多个线圈端汇集而与线圈端连接部接合的情况下产生线圈端连接部与多个线圈端的接合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上侧汇流条组件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上侧汇流条组件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上侧汇流条组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上侧汇流条组件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马达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书中,将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J的轴向上的图1的上侧简称作“上侧”,将下侧简称作“下侧”。另外,上下方向不表示组装于实际的设备时的位置关系和方向。并且,将与中心轴线J平行的方向称作“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作“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作“周向”。
在本说明书中,“沿轴向延伸”除了包含严格地沿轴向延伸的情况之外,也包含沿着在相对于轴向不到45°的范围内倾斜的方向延伸的情况。“沿径向延伸”除了包含严格地沿径向、即沿与轴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情况之外,也包含沿着在相对于径向不到45°的范围内倾斜的方向延伸的情况。
如图1所示,马达10例如是内转子型的马达。马达10具有能够收容各部件的壳体20、转子30、筒状的定子40、轴承保持架50、被壳体20保持的下轴承60、被轴承保持架50保持的上轴承61、下侧汇流条组件70、上侧汇流条组件80以及端子92A、92B。
转子30具有第一转子铁芯33A、第二转子铁芯33B、第三转子铁芯33C、第一磁铁34A、第二磁铁34B、第三磁铁34C以及沿着中心轴线J配置的轴31。下轴承60和上轴承61将轴31支承为能够绕着中心轴线J旋转。转子30在定子40的内侧能够相对于定子40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69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衣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热源分体式电脑主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