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薄加工用冲模和冲模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7797.8 | 申请日: | 2016-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1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熊谷拓甫;高尾健一;城石亮蔵;岛村真广;松本尚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D37/18 | 分类号: | B21D37/18;B21D24/00;B21D37/01;B21D37/16;C23C16/27;B21D22/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薄加 工用 冲模 模块 | ||
1.一种减薄加工用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模具有为覆盖加工面而形成的碳膜,所述碳膜延伸直到非加工面,所述碳膜是呈现下式所示的强度比为1.2以上的拉曼光谱的金刚石膜,
ID/IG
其中ID为在所述碳膜的表面的拉曼光谱中在1333±10cm-1处的最大峰强度,
并且IG为在所述碳膜的表面的拉曼光谱中在1500±100cm-1处的最大峰强度,
所述碳膜的强度比ID/IG为在碳膜表面的拉曼光谱强度比ID/IG,
并且所述碳膜的表面是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05μm以下的平滑表面。
2.一种冲模模块,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薄加工用冲模和为从加工方向的上游侧和从加工方向的下游侧夹持所述冲模的非加工面而设置的保持件,所述保持件中具有温度控制流体用流路,所述流路用于使温度控制流体流动以与所述冲模的非加工面接触,
所述碳膜连续形成直至与所述温度控制流体用流路中流动的流体接触的非加工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模模块,其中,从沿着加工方向的侧剖面观察,形成所述温度控制流体用流路,以致所述温度控制流体与作为所述冲模的加工方向的上游侧的非加工面的侧面和作为所述冲模的加工方向的下游侧的非加工面的侧面这两个侧面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未经东洋制罐集团控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779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