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排气处理系统和处理排气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8191.6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32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M·尼尔松;H·比耶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0 | 分类号: | F01N3/20;B01D53/94;F01N3/035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李隆涛 |
地址: | 瑞典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气 处理 系统 气流 方法 | ||
1.排气处理系统(350),其布置成处理由内燃机(301)中的燃烧产生的排气流(303),其特征在于,
-第一氧化催化器(311),其布置成氧化所述排气流(303)中的包括氮、碳和氢中的一种或多种的化合物;
-第一剂量装置(371),其布置在第一氧化催化器(311)下游,并且布置成将第一添加剂供给到排气流(303)中;其中基于催化过滤器(320)上游的二氧化氮和氮氧化物之间的比率NO2_1/NOx_1的分布来控制所述第一添加剂的供给,使得二氧化氮NO2_1存在于用于所述催化过滤器(320)的过滤结构中,以使得所述二氧化氮NO2_1用于促进所述催化过滤器(320)中的烟灰颗粒的氧化;
-催化过滤器(320),其布置在所述第一剂量装置(371)下游,其中所述催化过滤器(320)包括具有带还原特性的至少部分催化涂层的颗粒过滤器,其中所述催化过滤器(320)布置成捕获和氧化烟灰颗粒并且布置成使用所述第一添加剂对于所述排气流(303)中的一定量的氮氧化物进行第一还原;
-第二氧化催化器(312),其布置在所述催化过滤器(320)下游,并且布置成氧化所述排气流(303)中的氮氧化物NO和不完全氧化的碳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剂量装置(372),其布置在所述第二氧化催化器(312)下游,并且布置成将第二添加剂供给到所述排气流(303)中;以及
-还原催化装置(330),其布置在所述第二剂量装置(372)下游,并且布置成使用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添加剂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所述排气流(303)中的氮氧化物NOx的第二还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处理系统(350),其中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添加剂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氨,或可以从其中提取和/或释放出氨的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气处理系统(350),其中所述还原催化装置(330)包括以下组中的一个:
-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器(SCR);
-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器(SCR),其与下游的逃逸催化器(SC)集成,其中所述逃逸催化器(SC)布置成帮助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器(SCR)进一步还原所述排气流(303)中的氮氧化物NOx,和/或布置成氧化所述排气流(303)中的添加剂的残余物;以及
-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器(SCR),其在下游跟随有单独的逃逸催化器(SC),其中所述逃逸催化器(SC)布置成帮助所述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器(SCR)进一步还原所述排气流(303)中的氮氧化物NOx,和/或布置成氧化所述排气流(303)中的添加剂的残余物;
-逃逸催化器(SC),其布置成执行所述排气流(303)中的氮氧化物NOx的还原和/或所述排气流(303)中的添加剂的残余物的氧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气处理系统(350),其中所述催化过滤器(320)中的具有还原特性的所述至少部分催化涂层与所述催化过滤器(320)的入口相关地布置并且具有与选择性还原催化器(SCR)中的还原特性相对应的还原特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气处理系统(350),其中所述催化过滤器(320)中的具有还原特性的所述至少部分催化涂层与所述催化过滤器(320)的出口相关地布置并且具有与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器(SCR)中的还原特性相对应的还原特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气处理系统(350),其中所述催化过滤器(320)中的具有还原特性的所述至少部分催化涂层基本上布置在所述催化过滤器(320)的整个长度上并且具有与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器(SCR)中的还原特性相对应的还原特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气处理系统(350),其中所述排气处理系统(350)包括用于供给添加剂的系统(370),所述用于供给添加剂的系统包括布置成分别为所述第一(371)和第二(372)剂量装置供给所述第一和第二添加剂的至少一个泵(37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斯堪尼亚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819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装于汽车座椅靠背的智能护枕
- 下一篇:一种汽车座椅外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