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力提供设备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8693.9 | 申请日: | 2016-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2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M.温德特;L.伊塞博德特;M.J.德鲁伊特;J.J.布里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利浦照明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10 | 分类号: | H04L12/10;H04L12/40;H04L12/12;G06F1/26;G06F1/30;H02J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陈俊;陈岚 |
地址: | 荷兰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 提供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电力提供至多个电力接收设备(31)的电力提供设备(2)、一种包括这种电力提供设备(2)的电力分配系统、一种用于将电力提供至多个电力接收设备(31)的方法和一种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在备用期间,电力提供设备(2)有利地被供给有来自专用或者调整用于低能耗的电力源(1)(例如上行链路端口(23)或者共享的电力总线)的电力。从这种电力源(1)提取的电流(或者提供至下行链路电力接收设备(31)的电力)被测量,并且例如导数被使用以便就在电流增加开始时探测电流增加。此信息可以被使用,使得干线电源(29)被启动,以便可用于比通过来自备用电力源(1)的级联供电可用的更多的电力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电力提供至多个电力接收设备的电力提供设备,一种包括这种电力提供设备的电力分配系统,一种用于将电力提供至多个电力接收设备的方法和一种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用于将电力提供至多个电力接收设备的已知概念是以太网供电(在下文中也称为“PoE”;例如描述于IEE802.3af/at标准并且目前正被扩展到IEEE Task Force P802.3bt中的4对电力)。
在PoE的上下文中,电力提供设备被称作电力供应装置(PSE),并且电力接收设备被称作受电设备(PD)。然而要注意,PSE也可以从另一PSE接收电力,使得这种PSE具有双重状态:相对于上行链路PSE为PD和相对于下行链路PD为PSE(例如见WO2011/151773A1,其中备用期间的电源由上游PoE交换机/PSE提供)。
例如,在PoE照明系统(见图1,下文讨论)中,PD例如可以是光源、用户接口设备(UI)和传感器。
根据GB2462312A的、布置成用于在以太网供电(PoE)系统中使用的电力控制系统包含电池,连接到电池并且用于对电池充电的电池充电单元,以及布置成监测电池的充电水平并且作为响应将电流引导至电池或者引导电流从电池离开的处理器。用于将电力传递至负载的以太网供电系统包含受电设备和配置成将DC电力供给至受电设备的以太网电力供应设备。
当现在主要负载切断(这可以意味着照明系统中灯光被切断)时,仅仅连接系统以及传感器和UI会需要被供给电力。典型地,在这种所谓的备用情况期间所要求的电力是非常低的。在如图1中示出的示例中,典型的值可以是每个空载节点约0.5W,导致在八端口PSE中4W的总数加上PoE交换机/PSE的内部电力需要。
这种电力需求小到足以被上行链路PSE容易地满足,即使用于获取备用电力的其他手段也可以被采用。保持在PoE内,备用情况允许将干线电力转换至PoE电力水平的PSE的干线电源可以被完全地切断,因为PSE的交换机仍然可以从上行链路受电工作。
在备用情况中,没有负载被呈现给PSE的操作电源(或者干线电源),其在正常(满电力)操作期间提供待分配至PD的电力。如果这种操作电源维持是激活的,则仅仅由于电源是激活的,能量被浪费。另一方面,如果电源是未激活的,关于从备用情况转变至正常操作情况的问题出现。由于操作电源被切断时可以由PSE供给的电力是相当有限的,随着所连接的PD的电力需求不断上升,过电力保护情况可以发生(电力需求超过可用电力),使得至PD的电力提供暂时地停止,从而可能导致闪烁或者类似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提供顾及降低或者甚至避免上述缺点的一种用于将电力提供至多个电力接收设备的电力提供设备、一种包括这种电力提供设备的电力分配系统、一种用于将电力提供至多个电力接收设备的方法和一种相应计算机程序。特别地,本发明尝试提供一种顾及对于电力接收设备的无缝电力可用性而没有能量的不适当浪费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利浦照明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飞利浦照明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86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