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帽型钢板桩的竖接结构、竖接帽型钢板桩单元以及钢制壁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9481.2 | 申请日: | 2016-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8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北滨雅司;妙中真治;籾山嵩;乙志和孝;川西毅;户田和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2D5/08 | 分类号: | E02D5/08;E02D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万利军;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钢 结构 竖接帽 单元 以及 钢制 | ||
1.一种帽型钢板桩的竖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是使第一帽型钢板桩和第二帽型钢板桩在它们的材料轴向的端面彼此对接并连结而得到的帽型钢板桩的竖接结构,具备:
第一被接合止动部,其从所述第一帽型钢板桩的侧面朝向外方突出;和
架设部,其设置于所述第二帽型钢板桩的侧面、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帽型钢板桩的所述第一被接合止动部在所述材料轴向上接合止动,
在垂直于所述材料轴向的截面上观察所述架设部的除了与所述第一被接合止动部接合止动的接合止动部位之外的部分时的截面积,在所述第一帽型钢板桩与所述第二帽型钢板桩之间的对接位置处最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帽型钢板桩的竖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从所述第二帽型钢板桩的所述侧面朝向外方突出的第二被接合止动部,
所述架设部除了被接合止动于所述第一被接合止动部之外,还被接合止动于所述第二被接合止动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帽型钢板桩的竖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帽型钢板桩的端面与所述第一被接合止动部的端面共面,
所述第二帽型钢板桩的端面与所述第二被接合止动部的端面共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帽型钢板桩的竖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被接合止动部在其前端侧具有在所述材料轴向上延伸的延伸设置突起,
所述架设部具有凹陷,该凹陷在与所述材料轴向和所述第一帽型钢板桩的板厚方向垂直的壁宽方向上延伸并且接合止动于所述延伸设置突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帽型钢板桩的竖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滑动防止部,该滑动防止部约束所述架设部和所述第一被接合止动部之间的、向所述壁宽方向的相对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帽型钢板桩的竖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被接合止动部,沿着所述材料轴向互相分离地设置有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帽型钢板桩的竖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第一被接合止动部相对于共同的基材一体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帽型钢板桩的竖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设部,相对于所述帽型钢板桩,通过螺栓被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帽型钢板桩的竖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设部,具有在板厚方向上突出的架设部侧突起,
所述第一被接合止动部和所述架设部侧突起,在抵接面相互抵接,所述抵接面在所述板厚方向上倾斜。
10.一种竖接帽型钢板桩单元,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帽型钢板桩的竖接结构。
11.一种钢制壁,其特征在于,该钢制壁是在与所述材料轴向和所述第一帽型钢板桩的板厚方向垂直的壁宽方向上连续设置有多个权利要求10所述的竖接帽型钢板桩单元而得到的钢制壁,
在所述壁宽方向上互相相邻的所述竖接帽型钢板桩单元各自的所述架设部,以在所述材料轴向上的位置互相不同的方式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制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制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94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