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曲折板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1069.4 | 申请日: | 2016-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9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金宁模 | 申请(专利权)人: | 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H1/12 | 分类号: | F24H1/12;F24H9/18;F28D9/00;F28F3/00;F28F3/04;F28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李盛泉;孙昌浩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折 热交换器 | ||
本发明涉及曲折板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配备热交换部,所述热交换部在多个板之间的空间彼此相邻地交替地形成有热介质流路和燃烧气体流路,构成所述热交换部的多个板通过将层叠有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单位板层叠多个而形成,所述热介质流路形成于所述单位板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所述燃烧气体流路形成于相邻地层叠的单位板中的位于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二板和位于另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一板之间,并且形成为沿燃烧气体的流动方向而保持恒定的间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曲折板热交换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在减少沿着形成于多个热介质流路之间的燃烧气体流路而流动的燃烧气体的流动阻力的同时促进乱流的发生,从而能够提高热介质和燃烧气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的曲折板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通常,供暖装置中配备有实现借助燃料的燃烧的燃烧气体与热介质之间的热交换的热交换器,从而利用被加热的热介质来执行供暖或者供应热水。
现有的热交换器中的基于翅片-管道(fin-tube)方式的热交换器以如下方式构成:在热介质流动的管道的外侧面,多个传热翅片以预定间距并排地结合,在所述传热翅片所结合的管道的两个末端结合有端板(end plate),并且在所述端板的前方侧和后方侧分别结合有流路盖,从而能够转换在管道内部流动的热介质的流路。这种基于翅片-管道方式的热交换器在韩国授权专利第10-1400833号、授权专利第10-1086917号等中介绍到。
然而,如上所述的现有的基于翅片-管道方式的热交换器的部件数量过多,从而通过熔接来结合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部,因此存在其结合结构较复杂,且制造工序不容易的问题。
另外,作为现有的热交换器的另一例,在韩国授权专利第10-0645734号中,公开了一种如下的热交换器的构成:将多个板层叠,并且在其内部交替地形成热介质流路和燃烧气体流路,从而实现热介质和燃烧气体之间的热交换。
然而,对所述韩国授权专利第10-0645734号中公开的热交换器而言,存在如下的缺点:由于板面延相反的方向弯折并形成为突出的梳状形态,从而燃烧气体流路的截面积根据位置而彼此不同,因此燃烧气体的流动阻力变大,并且在板的整个面中,从燃烧气体传递的温度分布不均匀,从而无法对热介质的全部流量以均匀的温度进行加热。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曲折板热交换器:降低延形成于多个热介质流路之间的燃烧气体流路而流动的燃烧气体的流动阻力,同时促进乱流的产生,从而能够提高热介质和燃烧气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热交换器:简化热交换器的组装结构,同时增加热交换器的结合强度,从而提高耐久性。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曲折板热交换器:在防止热介质的沸腾所致的热效率的降低的同时,防止由于彼此接触的异种金属之间的电位差而产生的金属的腐蚀。
技术手段
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的本发明的曲折板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配备热交换部100,所述热交换部100在多个板之间的空间彼此相邻地交替形成有热介质流路P1和燃烧气体流路P2,构成所述热交换部100的多个板通过将层叠有第一板和第二板的单位板层叠多个而形成,所述热介质流路P1形成于所述单位板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所述燃烧气体流路P2形成于相邻地层叠的单位板中的位于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二板和位于另一侧的单位板的第一板之间,并且形成为以沿燃烧气体的流动方向而保持恒定的间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未经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10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理参数监测和远程监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体适能健身测评及健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