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叶片驱动装置和光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2205.1 | 申请日: | 2016-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75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吉泽隆仁;柴田光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B9/06 | 分类号: | G03B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片 驱动 装置 光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叶片驱动装置。叶片驱动装置具有:开口形成构件,其形成有光能通过的开口部;及多个叶片组,它们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呈环状配置在所述开口形成构件的所述开口部周围。所述多个叶片组具有第一叶片组和第二叶片组,在从由所述第一叶片组形成的第一圆形通光开口向由所述第二叶片组形成的第二圆形通光开口变更的过程中,与所述第二叶片组相邻接且已形成完所述第一圆形通光开口之后的所述第一叶片组停留不动,由此,发挥下述作用:能够实质上地抑制在所述第一叶片组的内侧形成所述第二圆形通光开口的所述第二叶片组在光轴方向上的翘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光圈装置等叶片驱动装置,以及涉及一种具有该叶片驱动装置的相机等光学装置。
背景技术
叶片驱动装置(光圈装置)中形成的、作为通光开口的光圈开口的形状优选为尽可能地趋近于圆形,为了形成较趋近于圆形的光圈开口,大多使用三块以上的许多块光圈叶片(光量调节叶片)。而且,通过利用一种驱动环使许多块光圈叶片转动,能够形成较趋近于圆形的多边形光圈开口,其中,该驱动环能够在形成在基础构件(开口形成构件)的固定开口周围进行转动。
在此,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光圈装置,该光圈装置能够在多组光圈叶片之间进行切换,以使得光圈开口形状较趋近于圆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232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就专利文献1的光圈装置而言,不得不针对各光圈叶片分别设置转动中心销钉和开闭驱动销钉,不利于小型化。
本发明提供从开放状态到小光圈口径都能够形成圆形的通光开口且为小型的叶片驱动装置和光学装置。
本发明的叶片驱动装置的特征在于,该叶片驱动装置具有:开口形成构件,其形成有光能通过的开口部;多个叶片组,它们配置在所述开口形成构件的所述开口部周围;及转动构件,其能够使所述多个叶片组在所述开口部周围进行转动,所述多个叶片组自所述转动构件受到动力在所述开口部周围进行转动,在此过程中,通过变更使各叶片的靠所述开口部侧的缘部呈环状联合的组合方式,能够形成直径不同的多个圆形通光开口。
采用本发明,能够实现从开放状态到任意光圈口径(小光圈范围)都能够形成圆形的通光开口且为小型的叶片驱动装置和光学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的叶片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一的叶片驱动装置的通光开口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一的第一光圈叶片组的光圈叶片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一的第二光圈叶片组的光圈叶片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一的第三光圈叶片组的光圈叶片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一的第一光圈叶片组的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一的第一光圈叶片组和第二光圈叶片组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一的第一光圈叶片组、第二光圈叶片组和第三光圈叶片组的图。
图8A是实施方式一的第一光圈叶片的压力角的说明图。
图8B是表示实施方式一的第一光圈叶片、第二光圈叶片和第三光圈叶片的压力角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佳能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22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