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线圈步进电机用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2308.8 | 申请日: | 2016-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75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田京祐;福岛敏明;前田俊成;入大祐;松王大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4C3/14 | 分类号: | G04C3/14;H02P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何中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线 步进 电机 驱动 电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线圈步进电机用驱动电路(10),该双线圈步进电机包括:转子(51);具有第一、第二、第三定子磁极部的定子(52);与第一定子磁极部和第三定子磁极部磁耦合的线圈A;和与第二定子磁极部和第三定子磁极部磁耦合的线圈B,该双线圈步进电机用驱动电路具有:输出驱动脉冲(SP)的驱动脉冲产生电路(13);输出用于检测在线圈(A)和线圈(B)产生的反电动势电流的检测脉冲(CP)的检测脉冲产生电路(15);和输入由检测脉冲(CP)产生的检测信号(CS),判断转子(51)是否旋转了的旋转检测电路(3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旋转检测功能的双线圈步进电机用驱动电路和双线圈步进电机及使用它们的模拟显示方式的电子时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具有模拟显示机构的电子时钟通常由步进电机驱动指针。该步进电机包括被线圈磁化的定子和为2极磁化了的圆盘状的旋转体的转子,例如每隔1秒进行驱动,由此由指针显示时刻。
此外,近年来的多功能化不断发展的电子时钟使用能够进行正转和反转的两旋转步进电机,使指针在两个方向上旋转,实现与各种状况对应的显示。在这样的背景中,提出了能够容易且高速地实现正转和反转的具有两个线圈的两旋转步进电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该专利文献1的两旋转步进电机是1转子2线圈的步进电机,通过控制分别供给至两个线圈的驱动脉冲,实现能够容易地进行右旋转和左旋转这两种旋转(正反旋转)的步进电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02-16679号公报(第一页,图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两旋转步进电机,为了应对环境变化等引起的负载的变动,必须在负载小的状态下也以需要量以上的驱动力旋转,存在用于驱动步进电机的电力消耗总是很大的问题。
即,特别是手表型电子时钟,由于使用者的移动等,基于外部磁场的变化、机械冲撞、温度变化、湿度变化、时钟的姿态和齿轮系的状态等,施加于步进电机的负载发生大幅变动。由此,有负载极小的情况,也有施加很大负载的情况。
因此,在设计电子时钟时,必须设想对该步进电机施加的最大负载,使其具有在该负载时步进电机也能够旋转的驱动力。但是,如果总是以应对最大负载的驱动力驱动步进电机,则持续消耗需要量以上的电力,因此电子时钟的电池寿命短,而且,电源为二次电池时,会发生需要大的充电电力等的问题,因此不令人满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提供能够高速驱动正反的两种旋转、并且与步进电机的负载变动对应地实现低电力消耗驱动的双线圈步进电机用驱动电路和双线圈步进电机及使用它们的电子时钟。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课题,本发明的双线圈步进电机用驱动电路和双线圈步进电机以及使用它们的电子时钟采用下述记载的结构。
本发明的双线圈步进电机用驱动电路中,双线圈步进电机包括:转子,其在径向被磁化了2极以上;定子,其具有:隔着转子相对地设置的第一定子磁极部和第二定子磁极部;和位于第一定子磁极部与第二定子磁极部之间,以与转子相对的方式设置的第三定子磁极部;第一线圈,其与第一定子磁极部和第三定子磁极部磁耦合;和第二线圈,其与第二定子磁极部和第三定子磁极部磁耦合,所述双线圈步进电机用的驱动电路的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脉冲产生电路,其向第一线圈或第二线圈输出用于驱动转子的驱动脉冲;检测脉冲产生电路,其在用驱动脉冲驱动转子的期间或驱动后,将用于检测在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至少一者产生的反电动势电流(electromotive current)的检测脉冲输出至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的至少一者;和旋转检测电路,其输入因检测脉冲而产生的检测信号,检测转子是否旋转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未经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23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