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致变色多窗格窗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52704.0 | 申请日: | 201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5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N·F·伯雷利;N·T·隆罗斯;M·普拉萨斯;P·M·陈;L·A·森特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C3/093 | 分类号: | C03C3/093;C03C3/11;C03C4/06;C03C17/36;E06B3/6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徐鑫;项丹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多窗格窗 | ||
1.一种窗,其包括:
外侧玻璃窗格,其包括相对表面和第一外边缘,所述外侧玻璃窗格由第一玻璃形成和包括低发射率层;以及
内侧玻璃窗格,其包括相对表面和第二外边缘,所述内侧玻璃窗格包括光致变色玻璃,
所述内侧玻璃窗格与所述外侧玻璃窗格间隔开且布置成与所述外侧玻璃窗格基本平行,
所述外侧玻璃窗格透过光谱中的可见光部分的光,
所述低发射率层阻隔了IR和近IR带中的一部分太阳能辐射的透过,以及
其中,所述外侧玻璃窗格的低发射率层透过激活带以降低通过所述光致变色玻璃的可见光透射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发射率层的光致变色激活阈值和所述光致变色玻璃的激活带使得在间接日光下,所述内侧玻璃窗格在小于约7分钟内变暗。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发射率层的光致变色激活阈值和所述光致变色玻璃的激活带使得所述光致变色玻璃变暗约1秒至约7分钟。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发射率层阻隔了波长高于约700nm的一部分太阳能辐射。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窗,其特征在于,随着波长增加,所述低发射率层的透射率从约700nm波长处的高于约40%逐渐下降到约700-2000nm波长处的小于约10%。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致变色玻璃的激活带α从约350nm延伸到约420nm;以及
所述低发射率层透过在约350-420nm波长的所述光致变色玻璃的激活带中的太阳能辐射。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发射率层对于所述光致变色玻璃的激活带中的波长是至少约30%透过率。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发射率层对于所述光致变色玻璃的激活带中的波长是至少约50%透过率。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致变色玻璃的激活带α包括约350nm至约420nm的波长;以及
所述低发射率层在所述光致变色玻璃的激活带α中是至少约30%的透过率。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致变色玻璃的激活带α包括约350nm至约420nm的波长;以及
所述低发射率层在所述光致变色玻璃的激活带α中是至少约50%的透过率。
11.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玻璃窗格与所述外侧玻璃窗格间隔开且布置成与所述外侧玻璃窗格基本平行,从而在其间限定了隔热空间;
所述隔热空间是部分或者完全抽空、是填充了隔热气体,或其组合;以及
所述外侧玻璃窗格的低发射率层吸收IR和近IR带的太阳能辐射,并且其提供在隔热空间中,从而通过所述隔热空间将其与所述光致变色玻璃热隔绝开来。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玻璃窗格与所述外侧玻璃窗格间隔开且布置成与所述外侧玻璃窗格基本平行,从而在其间限定了隔热空间;以及
所述外侧玻璃窗格的低发射率层吸收IR和近IR带中的太阳能辐射,并且其提供在所述外侧玻璃窗格上作为所述隔热空间中仅有的低发射率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27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