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氧化物粒子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2885.7 | 申请日: | 2016-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5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榎村真一;本田大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M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1B13/14 | 分类号: | C01B13/14;C01G9/02;C01G49/06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贾成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氧化物 粒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核壳型氧化物粒子的制备方法,其中,作为内核的氧化物粒子的表面被作为壳体的氧化物所涂覆,其特征在于,
所述核壳型氧化物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至少工序1和工序2的两个工序,
所述工序1如下:将至少包含所述作为内核的氧化物粒子的原料的内核用氧化物原料的内核用氧化物原料液、与至少包含用于析出所述作为内核的氧化物粒子的氧化物析出物质的氧化物析出溶剂进行混合而得到混合流体,并在所述混合流体中析出所述作为内核的氧化物粒子,
所述工序2如下:
混合所述混合流体,与至少包含所述作为壳体的氧化物的原料的壳体用氧化物原料的壳体用氧化物原料液,从而在所述作为内核的氧化物粒子的整体表面,均匀地涂覆所述作为壳体的氧化物,
至少所述两个工序在能够互相接近和远离的相对旋转的至少两个处理用面间连续地进行,
在1秒以内使所述工序2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型氧化物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控制所述工序1和工序2,使所述核壳型氧化物粒子的一次粒径为所述作为内核的氧化物粒子的一次粒径的190%以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核壳型氧化物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内核用氧化物原料液、所述氧化物析出溶剂、与所述壳体用氧化物原料液的至少三种流体,在相对配置并能够互相接近和远离的相对旋转的至少两个处理用面间,进行混合而得到所述核壳型氧化物粒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壳型氧化物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处理用面的中心侧为上流侧,外侧为下流侧,
所述内核用氧化物原料液与所述氧化物析出溶剂中的任意一种作为第一流体,在所述至少两个处理用面间形成薄膜流体并从上流侧流向下流侧,
所述内核用氧化物原料液与所述氧化物析出溶剂中的其他任意一种作为第二流体,通过独立于将所述第一流体导入到所述至少两个处理用面间的第一流路的第二流路,从形成于至少两个处理用面中任意一个上的开口部,导入到至少两个处理用面间,所述内核用氧化物原料液与所述氧化物析出溶剂在至少两个处理用面间进行混合,从而析出作为内核的氧化物粒子,
所述壳体用氧化物原料液作为第三流体,通过独立于所述第一流路以及所述第二流路的第三流路,从形成于所述至少两个处理用面的至少一个上的开口部,导入到所述至少两个处理用面间,
所述第二流路的开口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三流路的开口部的上流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壳型氧化物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流体导入到所述至少两个处理用面间的流量为F1,所述第二流体导入到所述至少两个处理用面间的流量为F2,所述第三流体导入到所述至少两个处理用面间的流量为F3,所述F1、F2、F3满足以下关系:
F1>F2且F1+F2>F3。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壳型氧化物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为内核的氧化物粒子为氧化锌粒子或氧化铁粒子,所述作为壳体的氧化物为硅氧化物。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壳型氧化物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为内核的氧化物粒子为氧化锌粒子,所述作为壳体的氧化物的厚度为所述核壳型氧化物粒子的直径的0.01%~60%。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核壳型氧化物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为内核的氧化物粒子为氧化锌粒子,
对分散有所述核壳型氧化物粒子的包含亚甲蓝色素的分散液照射365nm的紫外光至少2个小时,从而获得吸光度的衰减率为10%以下的氧化物粒子,其中所述吸光度是相对于来自所述亚甲蓝色素的吸收峰的波长为660nm附近的光。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核壳型氧化物粒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为内核的氧化物粒子为氧化铁粒子,所述作为壳体的氧化物的厚度为所述核壳型氧化物粒子的直径的0.5%~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M技术株式会社,未经M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288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