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带通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3262.1 | 申请日: | 2016-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86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谷口哲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3H7/01 | 分类号: | H03H7/01;H01F17/00;H01F27/00;H03H7/0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李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带通滤波器 | ||
层叠带通滤波器在层叠有多个电介质层的层叠体的内部包括多个LC并联谐振器(20),在第一LC并联谐振器(20a)与第二LC并联谐振器(20b)之间配置有GND环路电感器(30),该GND环路电感器(30)被配置为接地电极(10)以及线路电极(9)通过沿层叠方向(90)延伸的层间连接导体(6)而电连接成闭环形状,并且该闭环形状的卷绕轴(95)成为第一方向(91),在从第一方向(91)观察时,被第一LC并联谐振器(20a)围起的区域和被第二LC并联谐振器(20b)围起的区域相重叠的区域与被GND环路电感器(30)围起的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叠带通滤波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适合小型化、低成本化的高频的带通滤波器,公知有层叠带通滤波器。在国际公开第2007/119356号小册子(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层叠带通滤波器的一个例子。该层叠带通滤波器在层叠有多个电介质层的层叠体的内部具备多个LC并联谐振器。在各LC并联谐振器中,电容器电极和线路电极通过导体通孔连接而构成环路形状的电感器结构体。将由该环路形状的电感器结构体围绕的有限的平面区域称为“环路面”。在层叠带通滤波器中,各LC并联谐振器的环路面彼此重叠。在这样的层叠带通滤波器中,因为环路面彼此重叠,所以能够提高相邻的LC并联谐振器间的耦合度,能够实现宽带化。然而,在具备由多个LC并联谐振器构成的带通滤波器的电子部件中,为了得到所希望的特性,不仅需要提高LC并联谐振器间的耦合度,也有相反需要降低LC并联谐振器间的耦合度的情况,LC并联谐振器间的耦合度成为决定滤波器的通频带特性的阻抗的重要的设计参数。
在上述的层叠带通滤波器中,多个LC并联谐振器在层叠体内排列成1列,但为了调整彼此相邻的LC并联谐振器彼此之间的耦合状态,有调整LC并联谐振器的环路面彼此之间的距离这样的方法、调整LC并联谐振器的环路面彼此的重叠状态这样的方法等。但是,若要用这些方法进行设计,则需要调整LC并联谐振器彼此的物理距离,所以也对层叠体整体的尺寸造成影响。即,为了实现所希望的耦合状态,也有需要增大层叠体的尺寸的情况,该情况下,阻碍了层叠带通滤波器的小型化。为了防止这种情况,也考虑在电感器结构体间以平面状设置空隙部,调整LC并联谐振器间的耦合的结构,但在该结构中,由于会使线圈的Q值劣化,所以这会导致作为滤波器的插入损失恶化。
在国际公开第2012/133167号小册子(专利文献2)记载有通过调整LC并联谐振器的环路面的角度来调整耦合度。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7/119356号小册子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2/133167号小册子
即使通过调整环路面的角度来调整耦合度,作为调整了角度的结果,也有在环路面彼此之间产生大的空间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在层叠体的有限的空间内产生不必要的空间,所以不适合层叠体的小型化、集成化。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不会不利于层叠体整体的小型化、集成化,并且也不太使特性劣化地调整LC并联谐振器彼此的耦合度的层叠带通滤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32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预应力纤维的人工心脏瓣膜
- 下一篇: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