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3337.6 | 申请日: | 2016-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7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高松伸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KYB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9/508 | 分类号: | F16F9/508;F16F9/34 |
代理公司: | 11327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剑;陈英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器 | ||
缓冲器(100)包括:缸体(10),在该缸体(10)封入工作油;相对于缸体(10)进退自如且从缸体(10)延伸出来的活塞杆(30);设于缸体(10)且划分出伸长侧室(1)和压缩侧室(2)的活塞(20);以及节流部(50),在该节流部(50)贯通形成有节流通路(51),节流通路(51)使伸长侧室(1)和压缩侧室(2)相连通,具有弯曲部(51a)。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冲器。
背景技术
缓冲器例如搭载于汽车等车辆,产生阻尼力来抑制车体的振动。对于这样的缓冲器,提出有使用用于在活塞速度较低时产生阻尼力的节流通路的方案。
在日本JP2012-167785A中公开了一种缓冲器,其包括:缸体、移动自如地插入缸体内的杆、以及与缸体的内周滑动接触且将缸体内划分成两个工作室的活塞。在杆的顶端螺纹结合有大致筒状的壳体构件。活塞形成为环状,保持在壳体构件的外周,而与杆连结在一起。
在该缓冲器中,在壳体构件插入有节流构件。在节流构件的外周设有螺旋状的节流槽,由壳体构件的内周面和节流槽形成使缸体内的两个工作室相连通的螺旋状的节流通路。
发明内容
对于日本JP2012-167785A所公开的缓冲器的节流构件,由于是由壳体构件的内周面和节流构件的节流槽形成的,因此,若壳体构件的内径比节流构件的外径大,则工作流体会从节流槽泄漏。另外,若壳体构件的内径与节流构件的外径相比过小,则将节流构件插入壳体构件时节流槽有时会变形。存在因工作流体从节流槽泄漏及节流槽的变形而没有由节流通路产生期望的阻尼力的隐患。
像这样,对于日本JP2012-167785A所公开的缓冲器,为了产生期望的阻尼力,需要严格管理壳体构件及节流构件这两者的尺寸公差,缓冲器的制造要求较高的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制造的缓冲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案,缓冲器包括:缸体,在该缸体封入工作流体;活塞杆,其相对于缸体进退自如,且从缸体延伸出来;活塞,其设于缸体内,划分出第1流体室和第2流体室;以及节流部,在该节流部贯通形成有连续的节流通路,所述节流通路使第1流体室和第2流体室相连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活塞的仰视图。
图3是图1中的节流部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节流部的另一例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节流部的又一例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节流部的再一例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剖视图,表示节流部安装于活塞杆的形态。
图8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剖视图,表示节流部与活塞形成为一体的形态。
图9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缓冲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缓冲器进行说明。这里,对使用工作油来作为工作流体的液压缓冲器进行说明,但也可以将工作水等其他流体作为工作流体使用。
<第1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图3,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缓冲器100进行说明。缓冲器100例如是设于车辆(未图示)的车体与车轴之间且产生阻尼力来抑制车体的振动的装置,也被称为“单管减震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KYB株式会社,未经KYB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33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