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连接电导线的连接端子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3588.4 | 申请日: | 2016-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84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马库斯·克特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40 | 分类号: | H01R4/40;H01R4/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张凯;张杰 |
地址: | 德国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连接 导线 端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电导线的连接端子,包括绝缘材料壳体,其具有至少一个导线夹紧装置,其可分别通过操纵元件被操作且包括用于电导线的夹紧点,其由接触元件和以可借助操纵元件在打开位置与夹紧位置间运动的方式布置的夹紧弹簧构成,夹紧弹簧的自由边脚通过连接元件铰接在操纵元件上,借助操纵元件沿第一方向的偏转运动以施加拉力的方式通过连接元件将夹紧弹簧移入打开位置并借助反向于第一方向的偏转运动将夹紧弹簧移入夹紧位置,操纵元件包括与其轴中心径向间隔且适于铰接连接元件的铰接元件,铰接元件布置在操纵元件上,使得铰接元件与轴中心所构成的杆臂在打开位置中至少大体平行于借助连接元件作用于的自由边脚的拉力的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电导线的连接端子,包括绝缘材料壳体,所述绝缘材料壳体具有至少一个导线夹紧装置,其可分别通过以可围绕轴线偏转的方式支承在所述绝缘材料壳体中的操纵元件而被操作,其中所述导线夹紧装置包括用于所述电导线的夹紧点,所述夹紧点由位置固定地布置在所述绝缘壳体中的接触元件和以可借助所述操纵元件在所述绝缘壳体中在打开位置与夹紧位置间运动的方式布置的夹紧弹簧构成,具体方式为,所述夹紧弹簧的自由边脚通过连接元件铰接在所述操纵元件上,从而借助所述操纵元件沿第一方向的偏转运动以施加有拉力的方式通过所述连接元件将所述夹紧弹簧移入所述打开位置,以及借助反向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偏转运动将所述夹紧弹簧移入所述夹紧位置,其中所述操纵元件包括与其轴中心径向间隔且适于铰接所述连接元件的铰接元件。
背景技术
例如由文件DE 10 2012 110 895 A1已知这种连接端子。已知连接端子包括具有导线引入孔的壳体,该导线引入孔可以用来将电导线引入端子壳体。在该壳体中布置有母线作为接触元件以及布置有可旋转支承的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可通过相应的操纵元件在打开位置与夹紧位置之间偏斜。
弹性元件和母线所构成的夹紧点将被引入的电导线保持在夹紧位置中并同时进行电接触。在打开位置中,电导线离开弹性元件,并且可以将电导线无作用力地从导线引入孔取出。
上述方案的缺点在于,操作者需要不间断地对操纵元件施力来将夹紧点保持在打开位置中。这样例如就无法单手操作已知连接端子,因为需要持续施加操纵力来打开夹紧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开篇所述类型的连接端子,其在可靠地夹紧电导线的同时确保操作简单且方便。
本发明用以达成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为具有开篇所述特征的一种连接端子,具体方式是:所述铰接元件如此地布置在所述操纵元件上,使得所述铰接元件与所述轴中心所构成的杆臂在所述打开位置中至少大体平行于借助所述连接元件而作用于所述夹紧弹簧的自由边脚的拉力的方向。杆臂在打开位置中的上述定向的优点是,操纵元件在打开位置中达到无转矩或大体无转矩状态。夹紧弹簧的拉力在打开位置中朝杆臂方向或大体朝杆臂方向作用,从而将作用于操纵元件的转矩最小化。以这种方式就能在操纵元件一旦移入打开位置的情况下自动停留在这个打开位置中。在这个状态下,夹紧点同样为打开的,并且可以将电导线引入接触元件与夹紧弹簧的自由边脚之间,而不必从外部对操纵元件施加保持力。以这种方式就能特别是单手将电导线引入本发明的连接端子。必须主动将操作元件偏斜至反向于第一方向的方向来夹紧电导线。
换言之,本方面的连接端子构建且配置为双稳态的。在通过偏斜操纵元件来达到打开位置的情况下,导线夹紧装置自动停留在这个打开位置中,直至主动将操作元件偏斜至相反的方向来重新移入夹紧位置。“至少大体平行”是指平行或大体平行,也就是以较小的角度,特别是以小于10°的角度与平行有所偏差。
另一优点在于,导线夹紧装置不会对绝缘材料壳体施力。因此,导线夹紧装置被构建为使得夹紧弹簧的前文述及的拉力和作用于操纵元件的转矩仅在导线夹紧装置内起作用,而这个导线夹紧装置朝外是尽可能无作用力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尼克斯电气公司,未经菲尼克斯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35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