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高级部件的传送带接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4255.3 | 申请日: | 201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7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蒂莫西·萧 | 申请(专利权)人: | 萧爱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G3/10 | 分类号: | F16G3/10;B65G15/30;F16G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尚宝律师事务所 31372 | 代理人: | 张力允;张宏佐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高级 部件 传送带 接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全模块化部件的传送带接合器,其具有可扩张的张力连杆,坚固的侧轨,基于部件的夹紧结构以及模块化结构支撑式热敏元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应用过程加热将一段接合材料压缩结合到故障皮带中来维修故障传送带。通过引用并入摘要。
背景技术
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需要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来准确地原位硫化传送带接头,而无需将皮带从其运行机械上卸下。这需要使用重型工具在室内和室外最极端且最恶劣的条件下工作。这些工具的放置至关重要,它们的位置完全取决于使用皮带的实体工厂的操作条件。一方面这些可以是高度高温的条件,而另一方面可以是完全封闭的条件。
当所讨论的皮带非常宽(达12英尺或以上)或者接头的实际长度很大(在传送带行进方向上达3-4英尺)时,又使处理和放置难度迅速复杂化。
现有技术
专利技术中显示了对本领域中有用的可操作解决方案的各种尝试。
最近的技术涉及使用一对导热压板,该导热压板放置在正接合的皮带上方和下方,以便至少完全覆盖面积为接合长度乘以皮带宽度的接合区域。上部和下部加热垫定位在接合区域上方。已知这种加热垫包括嵌入导热硅胶垫中的电阻丝,以便提供必要的热量并且通过接头垂直传递压缩应力。加热垫的上方和下方为冷却压板,该冷却压板依次和加热配合使用,以便在最佳条件下固化皮带接头。控制接头的加热、冷却和压力特性至关重要,因为在接头结束后皮带几乎立即重新投入重型工业运行。
加热温度在整个接头上必须均匀地为+/-3℃,在均匀且恒定的压力下优选为0℃。冷却必须小心控制,并且在整个接头上也要均匀。这种皮带接合器可有效达到目的但是需要定制工程(特别是对于较大尺寸的皮带而言),其制造和库存维护成本昂高,而且在恰好需要可用工具时难以完整地输送。由于单个传送带故障可能会使生产设施在没有任何征兆的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灾难性停机,因此在发生传送带故障的情况下,许多工业场所都必须工具库存中保存接合器。考虑到这些皮带是重工业的关键部件,皮带故障本身可能会对设施造成损害并造成人身伤害。
因此,需要一种皮带接合器系统,其质轻且易于使用,能够在保持安全性和工艺条件的同时,从库存快速输送到远处困难的位置。
到目前为止,工作的重点集中在单个压板布置上,以便利用部件夹紧布置保持工艺条件,该部件夹紧布置在原位组装成单个夹紧部分,从而从一组多个单个夹紧部件形成所需的压板夹具。因为夹紧表面必须平坦,所以对这种夹紧部件的结构要求非常高。这导致使用大量昂贵的制造材料(诸如铝)来满足轻量化和部件间均匀性的要求。
考虑到极端环境,鉴于总体尺寸、复杂性、重量和一些现有技术的皮带接合器的繁琐剪切特性,对加热和冷却均匀性为+/-3摄氏度的需要加上对均匀和可控压力的需要,导致大量使用昂贵的铝基金属的挤出物。
大型部分不仅需要承受重大负荷,而且还要在保持过程压力的同时充当均匀的热源和水槽(强制冷却)。这些相同的大型部分表明应对机械加工或焊接部件进行设计改进,前者大大增加了输送时间和成本,后者增加了应力弯曲问题,这些问题从制造直至分配,并延续到实际使用的条件中。
过去,加热部件一直基于均匀且完全嵌入传热硅胶垫中的加热绞线,其中硅胶垫将加热线周围的过程压力负荷传递到过程区域。在早些时候,这种线式加热应用在空间允许的任何地方,经常会牺牲加热均匀性和加热速度。
皮带接合器用可调张力连杆
本发明的这一方面属于用于接合传送带的接合器领域。本发明涉及提供可调接合器以适应例如不同的皮带厚度。
附图列表
·图1是沿皮带的行进方向看到的传送带接合器的立面图。
·图2与图1相同的一部分接合器的视图,显示了接合器的左侧张力连杆。图2还显示了接合器的位于横梁之间和张力连杆之间的一些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萧爱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萧爱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42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