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将WI-FI用作人类控制接口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54399.9 | 申请日: | 2016-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7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X·陈;E·霍什多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炜;袁逸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wi fi 用作 人类 控制 接口 | ||
一种用于操作无线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设备的人类控制接口(HCI)的系统和方法。该无线网络中的第一设备确定该无线网络中的噪声量,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所确定的噪声量来选择多种探通技术中的一者。无线通信设备进一步使用所选探通技术来检测所接收的一组无线信号中的多普勒频移模式,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该多普勒频移模式来标识多普勒签名特征。该无线通信设备随后将该多普勒签名特征与用于控制该无线网络中的第二设备的用户输入进行关联。
技术领域
各示例实施例一般涉及无线网络,尤其涉及使用人类控制接口来操作无线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设备。
人类控制接口(HCI)可以将身体移动和/或姿势解读为对电子设备(例如,电视机、电话、计算机等)的通信输入。现代HCI系统依赖于复杂的传感器技术(例如,相机、红外、和/或基于触摸的传感器)来检测人类活动。然而,此类传感器通常在射程上受限(例如,触摸传感器)和/或需要与人类操作者的直接视线(例如,相机和/或红外传感器)。此外,这些传感器是昂贵的,并且可能需要附加硬件和/或软件支持以与现有万物联网(IoE)基础设施整合。
IoE设备常常基于IEEE 802.11(“Wi-Fi”)标准来彼此无线地通信。例如,IoE系统通常在“基础设施模式”中操作,其中无线局域网(WLAN)由提供共享无线通信介质以供数个客户端设备或站(STA)使用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点(AP)形成。在基础设施模式中,WLAN中的绝大多数(如果不是全部)通信通过AP来路由。可对应于基本服务集(BSS)或扩展BSS的每个AP周期性地广播信标帧以使得在该AP的无线射程内的任何STA均能够建立和/或维持与该AP的通信链路。
相应地,可能期望以现有无线通信网络来部署HCI系统例如以降低该HCI系统的成本和/或复杂度。
提供本概述以便以简化形式介绍以下将在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概念选集。本概述并非旨在标识出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亦非旨在限定要求保护的主题内容的范围。
本文中描述了一种用于操作针对无线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设备的人类控制接口(HCI)的系统和方法。该无线网络中的第一设备确定该无线网络中的噪声量,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所确定的噪声量来选择多种探通技术中的一者。该无线通信设备进一步使用所选探通技术来检测所接收的一组无线信号中的多普勒频移模式,并且至少部分地基于该多普勒频移模式来标识多普勒签名特征。该无线通信设备随后将该多普勒签名特征与用于控制该无线网络中的第二设备的用户输入进行关联。
在各示例实施例中,该第一设备可以基于该噪声量小于阈值水平来选择顺应于数据的探通技术。例如,所接收的一组无线信号可以包括由第二设备传送的数据分组。由此,该第一设备可以处理来自这些数据分组的有效载荷信息,同时并发地检测多普勒频移模式。在其他实施例中,该第一设备可以基于该噪声量大于阈值水平来选择雷达探通技术。例如,所接收的一组无线信号可以包括由第一设备传送的雷达信号。
该第一设备可以检测从无线网络中的多个设备接收到的无线信号中的多个多普勒频移模式。在各示例实施例中,该第一设备可以选择多个模式中的一者来作为代表性多普勒模式,并且可以基于所选多普勒频移模式来标识多普勒签名特征。例如,该第一设备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该多个设备之间的票决来选择该多个模式中的一者。具体而言,该第一设备可以选择该多个设备最常检测到的模式来作为代表性多普勒模式。再进一步,该第一设备可以将加权度量应用于与该多个设备中的每一者相关联的票决,该加权度量至少部分地基于从对应的设备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信号质量。
各示例实施例是作为示例来解说的,且不旨在受附图中各图的限制,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高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43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