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固化膜、触摸面板及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54555.1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7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三井博子;越野美加;饭森弘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F7/075 | 分类号: | G03F7/075;C08G77/38;G03F7/004;G03F7/40;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马妮楠;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光性 树脂 组合 固化 触摸 面板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光刻法,即使是8μm以上的厚膜也可以以低倾斜形状进行图案加工,并且可以形成高耐热且高耐化学品的遮光性固化膜图案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由其固化物构成的固化物以及具有该固化物的触摸面板。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A)白色颜料、和(B)有机硅树脂衍生物,所述有机硅树脂衍生物具有碱溶性基团,(B)有机硅树脂衍生物的熔点为80~180℃。固化膜由该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触摸面板具有该固化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感光性着色组合物、由其形成的固化膜、包含该固化膜的触摸面板以及该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手机、平板PC等使用了投影型静电容量式触摸面板的移动设备正在迅速普及。一般而言,投影型静电容量式触摸面板在画面区域形成有ITO(Indium TinOxide,氧化铟锡)膜的图案,在其周边部进一步形成有钼等的金属配线部。于是为了隐藏这样的金属配线部,往往在投影型静电容量式触摸面板的盖板玻璃的内侧形成有黑色或白色等的遮光图案。
触摸面板的方式大致区分为:在盖板玻璃与液晶面板之间形成有触摸面板层的Out-cell型;在液晶面板上形成有触摸面板层的On-cell型;在液晶面板的内部形成有触摸面板层的In-cell型;和盖板玻璃上直接形成有触摸面板层的OGS(One Glass Solution,单片玻璃方案)型。随着触摸面板搭载终端的多样化,要求比迄今为止更高精细的遮光图案,代替以往的印刷法式,需要能够进行更高析像度的加工的光刻法。
从与以往型的Out-cell型相比谋求薄型化和轻量化考虑,OGS型的触摸面板的开发盛行,但关于OGS型的触摸面板,也要求利用光刻法形成遮光图案(专利文献1)。例如感光性黑色遮光材(专利文献2)被实用化,对于白色、蓝色这样的着色装饰层所使用的感光性遮光材(专利文献3)也进行了开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4292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45699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4/126013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着色装饰层用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的实用化还很困难。这是因为着色装饰层所含有的着色颜料与黑色颜料相比遮光性低,因此需要厚膜加工。特别是在白色遮光材的情况下,与黑色遮光材相比,要求10倍以上的膜厚。另一方面,在使用了光刻的图案形成工序中,白色遮光材将曝光光散射,因此对于8μm以上的膜厚而言,曝光光未充分到达底部,在负感光型的情况下,在显影工序中产生凹坑,而在图案端部产生陡峭的高低差。在通常的触摸面板工艺中,具有在遮光材的上部形成ITO配线的工序,但由于图案端部的陡峭的高低差,存在发生ITO配线的断线这样的课题。因此,现状是,多次重复进行8μm以下的膜厚的加工,形成没有陡峭的高低差的平稳的白色装饰层,成本非常高,生产性低。进一步,与黑色遮光材相比,在热处理、化学溶液处理和配线加工等触摸面板制造工艺中,易于黄变等着色也是课题。基于这样的情况,谋求利用光刻法,即使是8μm以上的厚膜也可以以低倾斜形状(tapered shape)进行图案加工,并且高耐热且高耐化学品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下述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对触摸面板用的装饰图案的形成是极其有用的,该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含有(A)白色颜料、和(B)有机硅树脂衍生物,所述有机硅树脂衍生物具有碱溶性基团,(B)有机硅树脂衍生物的熔点为80~180℃。
即,本发明提供感光性树脂组合物,其含有(A)白色颜料、和(B)有机硅树脂衍生物,所述有机硅树脂衍生物具有碱溶性基团,上述(B)有机硅树脂衍生物的熔点为80~1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45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