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晶析槽的刮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5889.0 | 申请日: | 201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5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大矢健市;大野正胜;豊田博;高田基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D9/02 | 分类号: | B01D9/02;C25D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邓毅;徐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晶析槽 刮刀 装置 | ||
提供晶析槽的刮刀装置,即使在晶析槽的内表面上产生了凸部和凹部的情况下,也能够准确地刮落附着在晶析槽的内表面上的晶析物(结晶)。为了刮落附着在内筒(3)的内表面(3a)上的晶析物(32),刮刀装置(10)具有:凸部用刮刀(12),其用于刮落附着在凸部(3A)上的晶析物(32);以及凹部用刮刀(14),其用于刮落附着在凹部(3B)上的晶析物(3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用于使使用完毕的电镀液再生等的晶析槽中,将附着在晶析槽的内表面上的晶析物(结晶)刮落的刮刀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板上镀锡时所使用的电镀液(例如,甲磺酸溶液)中,混入有铁成分、水分、沉渣。通过去除这些混合物(铁成分、水分、沉渣)而使电镀液再生,为此,使用了电镀液再生设备(例如,甲磺酸再生设备)。
在该电镀液再生设备中,在通过浓缩装置将使用完毕的电镀液浓缩至规定的浓度(例如4倍的浓度)之后,将该浓缩后的电镀液输送到被称作晶析槽(结晶罐)的圆筒形状的罐中,通过晶析槽将电镀液冷却至规定的温度(例如-4℃),使溶解在电镀液中的铁成分结晶析出。然后,通过固液分离装置将在电镀液中结晶析出的铁的结晶从电镀液分离出来。
此时,在晶析槽中,是在晶析槽的外表面上设置冷却装置,将晶析槽内的溶液冷却至规定的温度。从该溶液结晶析出的结晶(晶析物)的一部分附着在晶析槽的内表面上,从而有可能导致冷却装置的传热效率降低而无法使晶析槽内的溶液冷却并保持为规定的温度。在无法将晶析槽内的溶液冷却并保持为规定的温度的情况下,从设备维护和品质确保的观点来看,需停止向晶析槽的液体输送,并停止晶析槽之后的装置的运转。
因此,一般情况下,在晶析槽中,为了刮落附着在晶析槽的内表面上的结晶,在对晶析槽内的溶液进行搅拌的搅拌机的末端上设置有刮刀(刮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19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462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像上述专利文献1、2所述那样,在晶析槽中,为了刮落附着在晶析槽的内表面上的结晶而在对晶析槽内的溶液进行搅拌的搅拌机的槽半径方向末端上设置有刮刀。
在晶析槽的内表面为正圆的情况下,由于刮刀与晶析槽的内表面整周均匀地接触,因此没有问题。但是,在因晶析槽的老化等(因安装在槽中的配管的重量而导致的变形等)而导致晶析槽的内表面不是正圆、在晶析槽的内表面上产生了凸部和凹部的情况下,刮刀变得无法与晶析槽的内表面整周均匀地接触,刮刀在通过凸部时等会大幅地翘曲变形而无法复原,从而无法准确地刮落附着在晶析槽的内表面上的结晶,会产生附着的结晶的残留。
其结果是,附着在晶析槽的内表面上的结晶生长,结晶层的厚度变厚(例如10mm左右),从而冷却装置的传热效率降低而无法使晶析槽内的溶液冷却并保持在规定的温度。这样一来,从品质确保和设备维护的观点来看,需停止向晶析槽输送液体并停止晶析槽之后的装置的运转。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晶析槽的刮刀装置,即使在晶析槽的内表面上产生了凸部和凹部的情况下,该晶析槽的刮刀装置也能够准确地刮落附着在晶析槽的内表面上的晶析物(结晶)。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未经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58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