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户装置及能力信息报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5985.5 | 申请日: | 2016-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1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秀明;梅田大将;手岛邦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主分类号: | H04W8/24 | 分类号: | H04W8/24;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车玲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 装置 能力 信息 报告 方法 | ||
公开在已完成高次谐波对策的用户装置和未实施高次谐波对策的用户装置混合存在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恰当地控制载波聚合的技术。本发明的一方式是一种用户装置,具有载波聚合功能,具有:通信控制单元,控制与基站的无线通信;能力信息管理单元,管理与关于载波聚合频带的各组合而由该用户装置支持的发送接收特性相关的要求条件;以及能力信息报告单元,利用识别符,将与由该用户装置支持的发送接收特性相关的要求条件作为能力信息而报告给所述基站,其中,所述识别符用于识别关于带间载波聚合能够利用的频带的组合而支持的信道带宽的组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作为LTE(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的下一代的通信标准,正在制定实现LTE-Advanced及其高功能化的规范。在LTE-Advanced系统中,为了在确保与LTE系统的向后兼容性的同时,实现高于LTE系统的吞吐量,导入载波聚合(CarrierAggregation:CA)技术。在载波聚合中,利用具有由LTE系统支持的20MHz的最大带宽的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作为基本分量,通过同时使用这多个分量载波,实现更宽带域的通信。
在载波聚合中,用户装置(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能够同时使用多个分量载波与基站(evolved NodeB:eNB)进行通信。在载波聚合中,设定保证与用户装置的连接性的可靠性高的主小区(Primary Cell:PCell)、和对正连接到主小区的用户装置追加设定的副小区(Secondary Cell:SCell)。主小区是与LTE系统的服务小区同样的小区,是用于保证用户装置和网络之间的连接性的小区。另一方面,副小区是对主小区追加而对用户装置设定的小区。
在同时使用不同的频带的带间(inter-band)载波聚合中,根据频带的组合和运营商在该频带中保有的频率位置的相对关系,存在产生高次谐波的影响的情形。即,有时低频带侧的发送带的高次谐波落入高频带侧的接收带,导致产生接收带中的灵敏度劣化。
在当前的LTE标准中,已知关于频带4(B4)和频带12(B12)的组合,产生高次谐波导致的接收灵敏度的劣化。在LTE标准中,规定了低频带12由699~716MHz的上行链路频带(B12UL)和729~746MHz的下行链路频带(B12DL)构成,高频带4由1710~1755MHz的上行链路频带(B4UL)和2110~2155MHz的下行链路频带(B4DL)构成。关于该频带4和频带12的组合,如图1所示,已知根据B12UL的699~709MHz的发送而产生的3倍高次谐波落入B4DL的2110~2127MHz的接收带,使得接收灵敏度劣化。
此外,已知关于频带3(B3)和频带8(B8)的组合,也产生高次谐波导致的接收灵敏度的劣化。在LTE标准中,规定了低频带8由880~915MHz的上行链路频带(B8UL)和925~960MHz的下行链路频带(B8DL)构成,高频带3由1710~1785MHz的上行链路频带(B3UL)和1805~1880MHz的下行链路频带(B3DL)构成。关于该频带3和频带8的组合,如图2所示,已知根据B8UL的905~915MHz的发送而产生的2倍高次谐波落入B3DL的1810~1830MHz的接收带,使得接收灵敏度劣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NTT都科摩,未经株式会社NTT都科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59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