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蚀剂以及带有端子的包覆电线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6100.3 | 申请日: | 2016-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83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高田裕;细川武广;长谷达也;鸳海直之;沟口诚;吉田公一;小宫健一;荒井孝;设乐裕治;八木下和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JXTG能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23F11/00 | 分类号: | C23F11/00;C10M141/10;C23F11/167;H01B7/00;H01B7/28;C10M133/16;C10M133/38;C10M133/44;C10M137/02;C10M137/06;C10M137/10;C10N10/02;C10N10/04;C1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海川;穆德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蚀剂 以及 带有 端子 电线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蚀剂以及通过使用该防蚀剂而提高了防蚀性的带有端子的包覆电线,所述防蚀剂即使暴露于高温下也能稳定地保护金属表面,并且即使暴露于高温下也能维持防蚀性能。一种防蚀剂,其含有粘稠性物质(A)、含磷化合物与金属的组合物(B)和唑类(C),所述粘稠性物质(A)由润滑油基础油以及酰胺化合物构成,所述含磷化合物包含由下述的通式(1)以及(2)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A)与所述(B)的质量比在(A):(B)=50:50~98:2的范围内,并且相对于所述(A)以及(B)的合计100质量份,所述(C)的含量为0.5质量份~20质量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蚀剂以及带有端子的包覆电线。
背景技术
在金属设备、金属部件中,出于润滑目的、防蚀目的等而使用润滑脂。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将含有全氟醚基础油、增稠剂、硫酸钡或者氧化锑而制成的润滑脂应用于机械部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8114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的润滑脂与金属的粘附性低,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有可能从金属表面流出,难以稳定地保护金属表面。推测这是因为,专利文献1的润滑脂不与金属表面化学键合,而是仅通过吸引力弱的范德华力粘附于金属表面。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防蚀剂以及通过使用该防蚀剂而提高了防蚀性的带有端子的包覆电线,所述防蚀剂即使暴露于高温下也能稳定地保护金属表面,并且即使暴露于高温下也能维持防蚀性能。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防蚀剂的要旨在于,所述防蚀剂含有粘稠性物质(A)、含磷化合物与金属的组合物(B)和唑类(C),所述粘稠性物质(A)由润滑油基础油以及酰胺化合物构成,所述含磷化合物包含由下述的通式(1)以及(2)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A)与所述(B)的质量比在(A):(B)=50:50~98:2的范围内,并且相对于所述(A)以及(B)的合计100质量份,所述(C)的含量为0.5质量份~20质量份。
其中,X1~X7各自独立地表示氧原子或者硫原子,R11~R13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基或者碳原子数1~30的烃基,且它们之中的至少一个为碳原子数1~30的烃基,R14~R16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基或者碳原子数1~30的烃基,且它们之中的至少一个为碳原子数1~30的烃基。
所述酰胺化合物优选为由下述的通式(3)~(5)表示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R21-CO-NH-R22 (3)
R23-CO-NH-Y31-NH-CO-R24 (4)
R25-NH-CO-Y32-CO-NH-R26 (5)
其中,R21~R26各自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5~25的饱和或者不饱和的链状烃基,R22也可以是氢,Y31以及Y32表示选自由碳原子数1~10的亚烷基、亚苯基、或者碳原子数7~10的烷基亚苯基构成的组中的碳原子数1~10的二价烃基。
所述酰胺化合物优选为熔点处于20℃~200℃的范围内的脂肪酰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JXTG能源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JXTG能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61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