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梯竖井中的电梯的行驶篮形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8673.X | 申请日: | 201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72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海克·托马斯;法尔克·博克哈德;米夏埃尔·威格尔;斯特芬·泰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0 | 分类号: | B66B11/00;B66B11/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靖亮 |
地址: | 瑞士赫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梯 竖井 中的 行驶 篮形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梯竖井中的电梯的行驶篮形件,行驶篮形件至少以2∶1的比例、借助通过转向滚轮引导的承载机构尽可能在其重心上悬挂。行驶篮形件借助行驶篮形件引导件引导,其中,行驶篮形件具有行驶篮形件底板、行驶篮形件屋顶、行驶篮形件壁以及在其间具有能够由乘客踏足的乘客空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构造针对优选无机房的电梯的行驶篮形件,使得所提供的竖井横截面的绝大部分能够提供给乘客,并且实现所需的竖井坑深度的减小和/或需要尽可能小的竖井头高度。行驶篮形件宽度应当相比于迄今已知的解决方案在竖井宽度相同的情况下,尽可能大。根据本发明,转向滚轮(6)的至少一个第一部分处在行驶篮形件底板(1)与行驶篮形件屋顶(4)之间的区域中,并且转向滚轮(6)的第二部分处在行驶篮形件底板(1)中或行驶篮形件屋顶(4)中或者处在与行驶篮形件屋顶(4)相同的高度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用于电梯竖井中的电梯的行驶篮形件。
背景技术
具有悬挂在承载机构上的行驶篮形件的电梯设备的尺寸主要由承载机构的类型所影响。已知的装置的缺陷特别是在于,布置在电梯行驶篮形件之外的转向滚轮需要很大的竖井头高度、很大的竖井宽度和/或更深的竖井坑。对于至少以2∶1的比例悬挂的、在行驶篮形件下方或上方具有承载机构引导件的行驶篮形件而言,转向滚轮延长了行驶篮形件下方或上方的空间。
EP1566358A1介绍了一种无机房的驱动轮电梯,其中,驱动装置或控制装置的所有在已知的无机房电梯方案中布置在行驶篮形件的行驶轨道上方或下方的构件设置在行驶篮形件的行驶轨道的旁边。按照适当方式,行驶篮形件实施为不带独立的防坠框架的自承重的行驶篮形件并且实施有整合到行驶篮形件底板的防坠装置和绳索滚轮。
将绳索滚轮整合到行驶篮形件底板的方案特别是在EP1457454A1中加以介绍。根据该发明,转向滚轮在电梯轿厢的底板或天花板中整合在两个板件之间。在该文献中公开的解决方案中,存在如下可行方案,轿厢底板或轿厢天花板可以在刚性的、能够承重的夹层结构形式中实施有整合的转向滚轮。承载和驱动机构可以在内部底板沟槽或天花板沟槽中引导。
类似的解决方案在WO2004/078628A2或EP1626026A2中加以介绍。
这些具有整合在轿厢底板中的转向滚轮的解决方案的缺点见于,行驶篮形件底板的高度通过所包含的滚轮和承载机构来确定。针对行驶篮形件底板中的转向滚轮的空腔必须至少与转向滚轮一样高,因此,底板需要实施得高于转向滚轮。在将扁平皮带用作承载机构的情况下,转向滚轮可以具有80mm的最小直径。于是,底板为至少100mm高。
当行驶篮形件缓冲器根据标准布置在轿厢底板下方以及在取消额外的承载框架的情况下,竖井坑可以实施有200mm的深度。当竖井坑为200mm时,建筑物底板必须在电梯竖井的区域中具有凹陷部,因为建筑物的踏足底板结构一般情况下不大于150mm高。在建筑物底板中所需的凹陷部在配置建筑物时,表现了很高的工作耗费,并且在一些情况下不能实现,例如在将电梯后续装备到现有的建筑物中的情况下。
作为特殊的构造方案,在EP1818303A1中介绍的是:在每个承载机构分束的轿厢侧的伸展中,直接跟随于转向滚轮地布置有一个或多个额外的自己的而且空间上分开的、在轿厢内具有独立的轴的转向滚轮。在该示例中,两个转向滚轮布置在电梯轿厢的内侧上。承载机构分束延伸穿过电梯轿厢屋顶中的开口,达到相应的转向滚轮并且从那里出来,在此向上延伸至机器承载件。
在该申请中,转向滚轮完全处在轿厢中,并且因此占据了乘客区域的很多空间,附加于其他轿厢配置需要设置的盖件很远地挂入轿厢中去。另外,涉及的是背包悬挂部中的电梯(布置在轿厢一侧上的转向滚轮)。对于单侧悬挂的方法,承载结构、特别是底板高度基于较大的力而必须比对于中央悬挂的情况明显更稳定而且更大地实施,因为重心与悬挂点具有间距。这种电梯设备的效率由于引导件与导轨之间较大的力而明显低于具有中央悬挂方案的电梯。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因温特奥股份公司,未经因温特奥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86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式空气调节系统
- 下一篇:用于电梯轿厢的可更新面板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