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相转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9020.3 | 申请日: | 2016-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11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阿部武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 |
代理公司: | 11219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高培培;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变换部 多相转换器 驱动 开始电压 驱动开始 依次驱动 错开 检测 逆流 输出 | ||
在当开始多相变换部的动作时能够对各个电压变换部进行使输出的目标值逐渐上升的控制的结构中,能够更简单地并且以进一步抑制损失的形式实现能够抑制产生逆流的结构。多相转换器(1)具备控制多相变换部(2)的控制部(3),该控制部(3)在开始多相变换部(2)的动作时,错开驱动开始时期地依次驱动多个电压变换部(CV1、CV2、CV3、CV4)。然后,控制部(3)每当开始电压变换部(CV1、CV2、CV3、CV4)各自的驱动时,判断由检测部(8)检测的值是否达到了与已驱动的电压变换部的个数建立了对应的个别阈值,在达到了的情况下,开始接下来的电压变换部的驱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相转换器。
背景技术
在通过开关元件的驱动而将直流电压升压或者降压的DCDC转换器中,已知有一种将多个电压变换部并联连接而成的结构的多相式的DCDC转换器。作为这种多相转换器的例子,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技术,在该技术中,根据输出电流而使进行动作的开关电路的数量以及组合变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第四4523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关于这种DCDC转换器,为了防止开始输出时的冲击电流,在刚开始输出后的初始阶段中,进行使输出的目标值逐渐上升的软启动控制。在该软启动控制中,例如采用使控制目标电流值向最终的目标电流值按一定的上升梯度逐渐上升、并且一边基于控制目标电流值进行PID控制等反馈控制一边使输出增加这样的控制方式等。
然而,如果这样在刚开始输出后进行软启动控制,则软启动控制中的输出电流量变少,所以,产生电感器电流低于0的期间,在该期间内产生输出电流的逆流状态。如果产生这样的逆流状态,则会导致大的损失,所以,要求采取某些应对措施,但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未采取针对这样的逆流状态的应对措施。
例如,在图4中,在将控制部3以外的部件做成与图1相同的硬件结构的同步整流方式的多相转换器中,着眼于1个相,概念性地示出该相的软启动控制中的电流波形。在图4中,虚线所示的Va概念性地表示平均电流值。在图4中,用实线表示软启动控制刚开始之后的时期中的电感器电流的波形,如图4所示,在输出电流(平均电流Va)小的时期,在高侧FET的上升沿定时前后的时间段,电感器电流低于0,在该时间段会产生逆流(参照图4的区域A1、A2)。
为了防止这样的逆流,例如,如图5所示,考虑在产生逆流的时间段将低侧FET切换成断开状态。这样一来,能够切断从输出线经由低侧FET流入到地的逆流路径的导通,能够防止逆流的产生。但是,在该方法中,由硬件或者软件实施的PWM控制变得复杂。
作为其他方法,考虑如下方法:如图6(A)~(C)所示,与图1所示的结构同样地,对各相配置防逆流FET(与图1的开关元件SC1、SC2、SC3、SC4相同的元件),在各相的软启动控制中,将各相的防逆流FET维持于断开状态,通过寄生二极管对各相的输出电流进行整流。但是,在该方法中,与使各相的防逆流FET进行接通动作而输出的情况相比,损失变大。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情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在当开始多相变换部的动作时能够对各个电压变换部进行使输出的目标值逐渐上升的控制的结构中,更简单地并且以进一步抑制损失的形式实现能够抑制产生逆流的结构。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多相转换器具有:
多相变换部,具备多个将输入到输入侧的导电路的电压变换并向输出侧的导电路输出的电压变换部;
控制部,以使所述多相变换部的输出成为目标值的方式通过控制信号分别控制各个所述电压变换部,在开始所述多相变换部的动作时,对各个所述电压变换部进行使输出的目标值逐渐上升的控制;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90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切换电源设备、切换电源的驱动方法和切换电源的驱动程序
- 下一篇:多相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