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硅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9815.4 | 申请日: | 201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76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潘君友;黄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7/12 | 分类号: | C07F7/12;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林青中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化合物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硅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该含硅的有机化合物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硅原子,其ΔE(S1‑T1)≤0.20eV,便于实现热激发延迟荧光发光(TADF)特性。上述含硅的有机化合物可作为TADF发光材料,通过与合适的主体材料配合,能提高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及寿命,从而该含有的有机化合物为制造成本低、效率高、寿命长、低滚降的发光器件提供了较佳的解决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含硅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多样性以及可合成性,为实现大面积新型显示器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提高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发光效率,目前基于荧光和磷光的发光材料体系已被开发出来,使用荧光材料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可靠性高的特点,但由于激子的单重激发态和三重激发态的分支比为1∶3,其在电气激发下其内部电致发光量子效率被限制为25%。与此相反,使用磷光材料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已经取得了几乎100%的内部电致发光量子效率。但磷光材料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Roll-off效应,即发光效率随电流或亮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这对需要高亮度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应用尤为不利。
传统的有实际使用价值的磷光材料是铱或铂的配合物,这种原材料稀有而且昂贵,配合物的合成很复杂,因此成本相当高。为了克服铱或铂的配合物的原材料稀有和昂贵,以及其合成复杂的问题,Adachi提出反向内部转换(reverse intersystem crossing)的概念,这样可以利用有机化合物,即不利用金属配合物,实现了可与磷光材料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相比的高效率。此概念已经通过各种材料组合得以实现,如:1)利用复合受激态(exciplex),参见Adachi等,Nature Photonics,Vol 6,p253(2012);2)利用热激发延迟荧光(TADF)材料,参见Adachi et al.,Nature,Vol 492,234,(2012)。
现有TADF材料大多采用供电子(Donor)与缺电子或吸电子(Acceptor)基团相连的方式,从而引起最高占有轨道(HOMO)与最低未占有轨道(LUMO)电子云分布完全分离,缩小有机化合物单重态(S1)与三重态(T1)的能级差(ΔE(S1-T1)),现有红光与绿光TADF材料经过开发,在许多性能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寿命仍然较低,特别是蓝光TADF发光材料与磷光发光材料相比,其性能仍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现有技术,特别是TADF材料解决方式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硅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以解决现有的电致磷光材料成本高、高亮度下效率滚降快、寿命短以及TADF材料寿命短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式如下。
一种含硅的有机化合物,所述含硅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为下列(1)-(7)中的任一个:
其中,Ar1、Ar2、Ar3、Ar4、Ar5及Ar6分别独立地选自芳香族基团、杂芳香族基团或者非芳香族环系基团;
L1及L2分别独立地选自芳香族基团、杂芳香族基团或者非芳香族环系基团,或者分别独立地选自直链烷基、烷烃醚基、烷烃芳香族基团、烷烃杂芳香族基团或者烷烃非芳香族环系基团;
多个R1分别独立地选自H、F、Cl、Br、I、D、CN、NO2、CF3、B(OR3)2、Si(R3)3、直链烷基、烷烃醚基、含1-10个碳原子的烷烃硫醚基、支链烷烃基、环烷烃基或含有3-10个碳原子的烷烃醚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98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