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不同设备生态系统之间映射用户标识符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0124.6 | 申请日: | 2016-10-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1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少愚;狄弢;何绍建;J·朱 | 申请(专利权)人: |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W12/0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 |
地址: | 美国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同 设备 生态系统 之间 映射 用户 标识符 | ||
描述了用于在不同设备生态系统之间映射用户标识符的技艺和技术。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系统包括处理组件、存储器和映射引擎,映射引擎被配置为将与用户相关联的第一标识符与第二标识符进行映射,第一标识符或第二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设备生态系统相关联;以及至少部分基于(i)第三标识符与第一标识符的多个第一共位出现以及(ii)第三标识符与第二标识符的多个第二共位出现来将与第二设备生态系统相关联的第三标识符与第一标识符或第二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映射。映射引擎可以提供第三标识符与用户的关联的指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
背景技术
很多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与多个不同的电子设备交互。在他们的家中,人们可以操作各种各样的个人计算设备(例如,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机顶设备、游戏设备等)以执行各种日常活动(例如,购物、通信、社交媒体、研究、游戏等)。类似地,人们可以在他们的工作场所操作附加的计算设备(例如,台式机、服务器、膝上型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以执行他们的工作相关活动。在家庭和工作之间通勤时,他们可以运行其他电子设备,包括各种移动设备(例如,手机、个人数据助理、车载设备等)。
由于各种原因,可能需要标识使用设备的个人(或将简档与个人相关联)。例如,个性化服务或产品的提供方可能希望知道使用电子设备的潜在消费者的身份(或简档),从而提供适当的个性化服务或产品。更具体地,近年来,移动设备已经越来越多地用于定向内容递送,诸如广告。为了获取潜在客户跨多个设备的的全面行为状况以进行定位,有必要将这些设备上的用户标识符链接在一起。然而,将移动设备上的用户标识符链接到其他设备(例如,个人计算机(PC)、膝上型计算机等)上的标识符是一项挑战,尤其是在不同设备生态系统的情况下。
特定设备生态系统内的设备可以被设计为彼此良好地工作,并且可以提供改进的通用性,诸如通用应用,并且采用类似的用户界面。但是,现有的标识符同步服务不能够在不同设备生态系统之间映射标识符。
发明内容
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在不同设备生态系统之间映射用户标识符的系统可以包括处理组件和映射引擎,其中该处理组件可操作地耦合到存储器,该映射引擎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存储器中。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映射引擎可以被配置为将与用户相关联的第一标识符与第二标识符进行映射,第一标识符或第二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设备生态系统相关联;并且将与第二设备生态系统相关联的第三标识符与第一标识符或第二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映射,第二设备生态系统不同于第一设备生态系统,上述映射至少部分地基于:(i)第三标识符与第一标识符的多个第一共位出现以及(ii)第三标识符与第二标识符的多个第二共位出现。在至少一些实施例中,映射引擎还可以被配置为提供第三标识符与用户的关联的指示。
在其他实现中,一种至少部分使用一个或多个处理组件实现的方法可以包括将与用户相关联的第一标识符与第二标识符相映射,第一或第二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一设备生态系统相关联;将与第二设备生态系统相关联的第三标识符与第一标识符或第二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相映射,第二设备生态系统与第一设备生态系统不同,并且提供第三标识符与用户的关联的指示。在至少一些实现中,映射包括确定指示第三标识符和一个或多个其他标识符接入第一网络接入的多个第一共位出现得分,确定指示第三标识符和一个或多个其他标识符接入第二网络接入的多个第二共位出现得分,处理多个第一共位出现得分和多个第二共位出现得分以确定最高的第一共位出现得分和最高的第二共位出现得分;并且如果最高的第一共位出现得分与第一标识符或第二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相对应,或者最高的第二共位出现得分与第一标识符或第二标识符中的至少一个相对应,则将第三标识符映射到第一标识符或第二标识符中对应的至少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01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