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硬钎焊片材、其制造方法、铝合金片材及热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0575.X | 申请日: | 2016-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7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山吉知树;福元敦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UACJ |
主分类号: | B23K35/28 | 分类号: | B23K35/28;B23K1/00;B23K1/19;B23K20/04;B23K31/02;B23K35/22;B23K35/40;C22C21/00;F28F21/08;B23K101/14;B23K10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钎焊 制造 方法 热交换器 | ||
1.一种铝合金硬钎焊片材,其特征在于,其为用于不使用熔剂的非活性气体气氛中的硬钎焊的铝合金硬钎焊片材,
其由铝或铝合金的芯材,和包层于该芯材的单面或两面、含有4.0~13.0质量%的Si的铝合金的钎料形成,
该芯材和该钎料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含有X原子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X为Li、Be、Ca、Ce、La、Y和Zr,
仅该芯材含有X原子的情况下,该芯材中的各X原子的含量为0.01~2.0质量%,
仅该钎料含有X原子的情况下,该钎料中的各X原子的含量为0.001~0.03质量%,
该芯材和该钎料这两者含有X原子的情况下,该芯材中的各X原子的含量为0.01~2.0质量%、并且该钎料中的各X原子的含量为0.001~0.03质量%,
形成于所述铝合金硬钎焊片材的表面的氧化覆膜中的、各X原子相对于Al的原子换算的摩尔比为0.2以下,
该铝合金硬钎焊片材为如下硬钎焊片材:通过硬钎焊加热,在表面形成有相对于硬钎焊加热前的所述氧化覆膜的体积变化率为0.99以下的含有X原子的氧化物颗粒,
所述铝合金硬钎焊片材是通过将芯材和钎料重叠,接着以热及冷的方式进行轧制,得到硬钎焊片材的制造方法而制造的,所述制造方法在制造工序中进行中间退火或最终退火,
在制造工序中进行的中间退火或最终退火中,在管理成氧浓度为1000ppm以下且露点为-20℃以下的气氛中,在250~450℃下加热进行中间退火或最终退火,接着在250℃以下出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硬钎焊片材,其特征在于,形成于所述铝合金硬钎焊片材的表面的氧化覆膜的厚度为30nm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合金硬钎焊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材为如下铝合金,所述铝合金含有:
各X原子的含量为2.0质量%以下的X原子;和
1.8质量%以下的Mn、1.2质量%以下的Si、1.0质量%以下的Fe、1.5质量%以下的Cu、3.0质量%以下的Zn和0.2质量%以下的Ti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
余量由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合金硬钎焊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钎料为如下铝合金,所述铝合金含有:
4.0~13.0质量%的Si;和
各X原子的含量为0.03质量%以下的X原子,
余量由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合金硬钎焊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钎料为如下铝合金,所述铝合金含有:
4.0~13.0质量%的Si;和
各X原子的含量为0.03质量%以下的X原子,
余量由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合金硬钎焊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钎料为还含有0.004~0.2质量%的Bi的铝合金。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合金硬钎焊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钎料为还含有0.004~0.2质量%的Bi的铝合金。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合金硬钎焊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钎料为还含有0.004~0.2质量%的Bi的铝合金。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合金硬钎焊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钎料为还含有0.004~0.2质量%的Bi的铝合金。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铝合金硬钎焊片材,其特征在于,在一单面包层所述钎料,并且在另一单面包层含有0.9~6.0质量%的Zn、余量由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的铝合金的牺牲阳极材料。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合金硬钎焊片材,其特征在于,在一单面包层所述钎料,并且在另一单面包层含有0.9~6.0质量%的Zn、余量由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组成的铝合金的牺牲阳极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UACJ,未经株式会社UACJ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057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