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橡胶加强用纤维、橡胶-纤维复合体和使用其的充气轮胎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60580.0 | 申请日: | 2016-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8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D01F8/06 | 分类号: | D01F8/06;B60C9/00;C08K7/02;C08L21/00;B60C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橡胶加强 纤维 芯鞘型复合纤维 熔点 高熔点树脂 纤维复合体 橡胶 充气轮胎 树脂材料 烯烃系聚合物 硫化促进剂 加强材料 粘接性 鞘部 芯部 改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橡胶加强用纤维、橡胶‑纤维复合体和使用其的充气轮胎,所述橡胶加强用纤维通过改良橡胶与纤维之间的粘接性,作为加强材料使用时,与以往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耐久性。所述橡胶加强用纤维是由芯鞘型复合纤维构成的,其中,芯鞘型复合纤维中,芯部由熔点150℃以上的高熔点树脂(A)形成、鞘部由熔点低于高熔点树脂(A)的树脂材料(B)形成。树脂材料(B)含有烯烃系聚合物(X)和硫化促进剂(F)。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加强用纤维、橡胶-纤维复合体和使用其的充气轮胎(以下也简称为“轮胎”),详细而言,涉及在轮胎等橡胶物品的加强用途中有用的橡胶加强用纤维、橡胶-纤维复合体和使用其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橡胶物品的加强材料,对有机纤维、金属材料等进行了各种研究,并开始使用这些材料。特别是,作为充气轮胎等承受应变输入的橡胶物品的加强中使用的加强材料,以往使用被覆粘接剂组合物而提高了与橡胶的粘接性的帘线材料。
另外,作为有机纤维的一种,迄今为止,对于使用截面结构由成为中心的芯部和被覆其外周的鞘部构成的、所谓的芯鞘纤维作为加强材料的情况也进行了各种研究。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将由芯鞘型纤维构成的帘线埋入未硫化橡胶并硫化一体化而成的帘线-橡胶复合体,其中,所述芯鞘型纤维以选自聚酯、聚酰胺、聚乙烯醇、聚丙烯腈、人造丝、含杂环的聚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树脂作为芯成分,以能够与橡胶热熔接的热塑性树脂作为鞘成分。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具有芯部和鞘部且芯部含有热塑性树脂、鞘部含有聚烯烃的芯鞘型复合纤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6406号公报(权利要求书等)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93332号公报(权利要求书等)
发明内容
但是,为了埋设于橡胶中而将粘接剂处理的帘线材料切断时,切断的帘线材料的端面未被覆粘接剂组合物,因此与橡胶粘接后施加超过限度的应变作为载荷时的粘接性存在进一步改善的余地。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使用芯鞘纤维的加强材料也需求同样的改善。
另外,上述专利文献2的实施例1中,在鞘部的树脂中采用将高密度聚乙烯、以及根据JIS-K-0070法得到的酸值为27mgKOH/g的马来酸改性高密度聚乙烯这2种聚合物混合而得到的烯烃系聚合物组合物,得到了与芯部所使用的尼龙6树脂的界面亲和性良好这样的效果。但此时,由于在鞘部的树脂材料含有酸值相当高的树脂,因此,其另一方面,与被粘的橡胶由于极性的差异而亲和性降低。与此同时,含有酸值高的聚合物时,鞘部的树脂材料成为提供质子H+性的还原性环境,具有将来源于橡胶组合物所含有的硫的多硫化物还原成硫化氢等的作用,因此认为还会降低在与橡胶的界面附近、通过起因于橡胶中的多硫化物的硫交联而带来的被粘橡胶中的耐内聚破坏抗性提高的效果。近年来,在从省能耗的观点出发而不断推进轻量化的轮胎等中,变得越来越需要对机械性输入的稳定性,需求比上述专利文献2的鞘部的树脂进一步提高粘接性以及行驶时的粘接力的耐久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橡胶加强用纤维、橡胶-纤维复合体和使用其的充气轮胎,所述橡胶加强用纤维通过改良橡胶与纤维之间的粘接性,作为加强材料使用时,与以往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耐久性。
本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芯部由熔点150℃以上的高熔点树脂形成、鞘部由以烯烃系共聚物为主要成分且包含硫化促进剂的低熔点的树脂材料形成的芯鞘型的复合纤维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05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