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然有机产品的流体提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1274.9 | 申请日: | 201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52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纳什·席尔瓦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什·席尔瓦 |
主分类号: | A23N1/02 | 分类号: | A23N1/02;C12G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康艳青;姚开丽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 有机 产品 流体 提取 工艺 | ||
一种从天然有机产品例如水果和叶类蔬菜中提取汁液或其他流体的系统和方法。将在42°F至49°F之间预冷却的天然有机产品初始进行抽空约60秒,并且然后使用氮气进行曝气约90秒。在再一次重复该抽空和曝气之后,将经曝气的产品进料至三螺旋钻单元,其中每个螺旋钻以约80RPM至86RPM的速度旋转。将这些螺旋钻的外罩预冷却至44°F至47°F的温度梯度,并且通过将挤出的材料进料返回通过第二和第三螺旋钻来将流体提取最大化。在后续过滤期间对该挤出的液体进行加压,并且然后将其储存在温度受控的容器中。严格的温度和压力控制维持了液体提取物的纯度和营养物强度,同时改善了保质期。
技术领域
本披露通常总体上来自天然有机产品例如水果和叶类蔬菜的汁液的提取。更具体地,并且不以限制的方式,本披露的具体实施例是针对一种温度受控和压力受控的工艺,在该工艺中提取植物汁液而不破坏植物的有益细胞膜,从而产生富含营养物的输出物。
背景技术
在当今注重健康的世界里,已经开发了许多方法来提取植物汁液,例如像来自天然蔬菜和水果的汁液。当前有三种最常用的方法用于这类提取:(i)液压机法;(ii)冷压榨机法;以及(iii)溶剂提取法。
在液压机法中,使用压力从未经加工的农产品中提取汁液。与液压机法相比,冷压榨机法减少了压制工艺期间造成的热量。另一方面,在溶剂提取法中,用石油馏出物净化研磨的种子以从种子中提取油,并且然后将提取的油进行加热以蒸馏出溶剂化学物质。由于成本低且产量高,故利用溶剂提取法。
发明内容
每种上述现有的流体提取方法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例如,液压机法中的最终结果—即,提取的汁液—遭受氧化以及对农产品的脆性细胞膜的破坏。此外,在液压机法中输出产品(汁液)的保质期仅约90秒。冷压榨机法中减少的热量使氧化减速,这进而使更多有益酶在最终产品中保持完整。然而,未对冷压榨机法中的加工环境进行控制,并且细胞膜仍然受到破坏。在溶剂提取法的情况下,即使正确地进行了该方法,非常少量的石油馏出物仍残留在提取的油中,从而造成污染。因此,每种现有的流体提取方法提供了减小容量的对应产品(汁液/油)。
因此希望解决现有流体提取方法的上述问题,使得提取出具有更长的保质期的富含营养物的、稳定的产品(汁液)。
在根据本披露的传授内容的具体实施例中,冷压技术与计算机控制结合使用以提取植物汁液—例如来自水果或叶类蔬菜的汁液—而不破坏有益细胞膜。这种方法保留了这些天然营养物的生命力能量。在本披露的某些实施例中,在严格的温度和压力控制下使用多个同步提取循环以获得最终产品,这些最终产品比使用现有提取方法获得的那些最终产品具有更好的纯度和营养物强度。根据本披露的传授内容的计算机控制的工艺还降低了操作成本,同时生产了具有改善的保质期的富含营养物的稳定的产品。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披露是针对一种从天然有机产品例如叶类蔬菜或水果中提取液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i)将该有机产品预冷却至第一预定温度;(ii)对经预冷却的产品进行抽空持续第一预定时间段;(iii)对经抽空的产品进行曝气持续第二预定时间段;(iv)将经曝气的产品进料至一组经预冷却的螺旋钻以从其中提取液体,其中该组螺旋钻中的每个螺旋钻的外罩被维持在第二预定温度下;并且(v)将提取的液体收集在容纳室中,同时将该提取的液体在该容纳室中以及还有运输至该容纳室的过程中维持在该第二预定温度下。
根据本披露的具体实施例的传授内容的流体提取方法也可用于从特定植物根部、树皮、某些种子和豆类中提取汁液。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预定温度在42°F至49°F(华氏温度)之间,并且第二预定温度在44°F至47°F之间。此外,第一预定时间段可以约为60秒,并且第二预定时间段可以约为90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什·席尔瓦,未经纳什·席尔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12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