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射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3130.7 | 申请日: | 2016-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9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P·R·克拉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GR8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56 | 分类号: | B29C45/5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初 |
地址: | 英国萨***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 成型 方法 | ||
一种注射成型物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注射模具,所述注射模具包括限定所述注射模具的模具腔的多个模具部件,所述多个模具部件包括第一可移动模具部件和第二可移动模具部件,所述注射模具还包括注射入口,所述注射入口用来将熔融的热塑性树脂材料注射到所述模具腔中,其中,所述注射入口位于所述第一可移动模具部件附近,并且所述第二可移动模具部件远离所述注射入口;(b)以第一构造布置所述第一可移动模具部件和第二可移动模具部件以便限定第一中间成型腔,在所述第一构造中,所述第一可移动模具部件处于第一向后位置并且所述第二可移动模具部件处于第一向前位置;(c)通过所述注射入口将熔融的热塑性树脂材料注射到所述第一中间成型腔中从而以熔融材料填充所述第一中间成型腔;(d)关闭所述注射入口;(e)在所述注射步骤的开始之后并且至少部分地在所述关闭步骤之后,将所述第二可移动模具部件从所述第一向前位置移动到第二向后位置;(f)将所述第一可移动模具部件从所述第一向后位置移动到第二向前位置;以及(g)将所述第二可移动模具部件从所述第二向后位置移动到第三向前位置,从而以最后构造布置所述第一可移动模具部件和第二可移动模具部件以便限定填充有熔融材料的注射模具的最后成型腔,所述最后成型腔限定腔外表面,所述腔外表面限定要被成型的物品的外部形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成型物品的方法。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采用热塑性树脂材料对用于容器的预制件进行注射成型。
背景技术
采用塑性材料(具体是热塑性聚合物)对物品进行注射成型,在本技术领域中是已知的。具体地说,采用塑性材料对容器和用于容器的预制件进行注射成型,在本技术领域中是常见的。
通常希望注射成型具有小的壁厚度的塑料容器,例如为了降低材料成本。当有必要注射成型具有高的L/T比率(其中,L是熔融塑性材料从注射浇口流动的长度,而T是壁厚度)的物品(诸如容器预制件)时,需要浇口处的高的注射压力来保证模具腔由熔融的塑性材料填充。浇口用于限制通过它的材料流动,并且与浇口直接相对的壁部分也限制进入腔的材料流动。然而,对于小于1mm的壁厚度和大于50的L/T比率,即使浇口处有高注射压力,最远离浇口的模具腔的周边也可能不被熔融塑性材料完全填充。已经提出使熔融材料以较快的速率流入腔以试图填充该腔,这可能需要增加填充压力。而更高的填充压力将需要更高的模具夹紧压力来对抗限定模具腔的壁上的液压力。熟练读者应当非常清楚的是,用于制造塑料包装的注射成型机器为什么需要具有很高的注射速度和压力和非常刚硬的压板(具有因此的复杂性和费用),以制造那些看起来简单的物品或预制件的东西。
在本技术领域中需要成本划算的、稳健的注射成型过程,该注射成型过程至少部分地克服如上面讨论的已知过程的各种问题。
具体地说,需要一种注射成型过程,该注射成型过程适合于生产具有高的流动长度:壁厚度比率和/或低的材料应力的注射成型物品(诸如容器,用于容器的预制件,盖子,桶或盆,罩壳等等),该注射成型过程可以使用常规注射成型机器产生并且从而可以以最少的问题结合到常规生产实践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至少部分地旨在满足注射成型物品(特别地容器预制件)制造的技术中的这些需要。
本发明从而提供一种注射成型物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注射模具,该注射模具包括限定该注射模具的模具腔的多个模具部件,该多个模具部件包括第一可移动模具部件和第二可移动模具部件,该注射模具还包括注射入口,该注射入口用来将熔融的热塑性树脂材料注射到该模具腔中,其中,该注射入口位于该第一可移动模具部件附近并且该第二可移动模具部件远离该注射入口;
(b)以第一构造布置该第一可移动模具部件和第二可移动模具部件以便限定第一中间成型腔,在该第一构造中,该第一可移动模具部件处于第一向后位置并且该第二可移动模具部件处于第一向前位置;
(c)通过该注射入口将熔融的热塑性树脂材料注射到该第一中间成型腔中从而以熔融材料填充该第一中间成型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GR8工程有限公司,未经GR8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31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