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3131.1 | 申请日: | 2016-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15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实藤龙二;福重裕一;名仓正人;並河均;玉田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欣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时实现亮度的提高与显示性能的提高的液晶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至少包含液晶单元及偏振片的液晶面板和至少包含光源的背光单元,上述液晶面板的背光单元侧最表面为上述偏振片中所包含的保护膜表面,上述背光单元的液晶面板侧最表面为上述背光单元中所包含的扩散部件表面,将在上述液晶面板的上述背光侧最表面测定的算术平均粗糙度设为Ra1,并且将铅笔硬度设为P1,将在上述背光单元的上述液晶面板侧最表面测定的算术平均粗糙度设为Ra2,并且将铅笔硬度设为P2,而满足下述式1~3,式1:33nm<Ra1<135nm,式2:Ra2<15nm,式3:P1<P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中包含背光单元和液晶面板。作为背光单元的构成部件,广泛使用称为扩散板、扩散片等且具有光扩散性的部件(扩散部件)(专利文献1参照)。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349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详细而言,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如下。液晶面板包含液晶单元及偏振片。偏振片至少包含起偏器,通常为了防止对起偏器造成伤痕而在起偏器的一个或两个面层叠有保护膜(偏振片保护膜)。液晶显示装置中,通常组装有液晶单元及偏振片的液晶面板与包含光源及各种部件(例如上述扩散部件等)的背光单元隔着间隙(clearance;还被称为空隙、空气层。)而配置。
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中,最靠近液晶面板(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为液晶显示元件。)而配置的背光单元的部件为扩散部件(扩散板)。本发明人等认为如此将在背光单元中位于最靠近液晶面板侧的部件作为扩散部件时,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亮度得以提高,因此有效。但是,本发明人等对背光单元的位于最靠近液晶面板侧的部件为扩散部件,并且液晶面板的位于最靠近背光单元侧的部件为偏振片的保护膜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明确了并不容易兼顾亮度提高和良好的显示性能。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同时实现亮度的提高和显示性能的提高。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方式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至少包含液晶单元及偏振片的液晶面板和至少包含光源的背光单元,
上述液晶面板的背光单元侧最表面为上述偏振片中所包含的保护膜(以下,还记载为“偏振片保护膜”。)表面,
上述背光单元的液晶面板侧最表面为上述背光单元中所包含的扩散部件表面,
将在上述液晶面板的上述背光侧最表面上测定的算术平均粗糙度设为Ra1,并且将铅笔硬度设为P1,将在上述背光单元的上述液晶面板侧最表面上测定的算术平均粗糙度设为Ra2,并且将铅笔硬度设为P2,而满足下述式1~3,
式1:33nm<Ra1<135nm,
式2:Ra2<15nm,
式3:P1<P2。
本发明及本说明书中,扩散部件是指,雾度为50~100%的范围的部件。雾度是指,在温度25℃、相对湿度60%的环境下,使用雾度计按照JIS K 7136(2000)而测定的值。作为雾度计,例如能够使用Suga试验机HGM-2DP。扩散部件优选为片状部件(扩散片)。另外,本发明及本说明书中,片这一术语以与薄膜相同的定义而使用。
本发明及本说明书中,算术平均粗糙度Ra是指,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Microscope;AFM),在测定对象表面的100μm×100μm的测定区域,按照JIS B 0601:2013测定的值。以下,将算术平均粗糙度还称为表面粗糙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31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单包双轴双折射反射型偏振器的显示器层合件
- 下一篇:液晶显示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