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3859.4 | 申请日: | 201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9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干场崇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C5/00 | 分类号: | B60C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钢;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轮胎 | ||
本发明提供能通过在粘接于轮胎内表面的带状吸音件添加切槽来缓和轮胎转动时在带状吸音件产生的应力,改善带状吸音件的耐久性,并且促进从带状吸音件散热,改善高速耐久性的充气轮胎。该充气轮胎具备:胎面部(1),在轮胎周向延伸并形成为环状;一对侧壁部(2),配置于胎面部(1)的两侧;以及一对胎圈部(3),配置于这些侧壁部(2)的轮胎径向内侧,在胎面部(1)的内表面沿着轮胎周向粘接有带状吸音件(6),在带状吸音件(6)具有多个切槽(7),且各切槽(7)的两个末端在带状吸音件(6)的内侧终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能通过在粘接于轮胎内表面的带状吸音件添加切槽来缓和轮胎转动时在带状吸音件产生的应力,改善带状吸音件的耐久性,并且促进从带状吸音件散热,改善高速耐久性的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产生轮胎噪声的原因之一中包括由填充于轮胎空腔部的空气的振动所引起的空腔共鸣音。在车辆行驶时与路面接触的轮胎的胎面部因路面的凹凸而振动,该振动使轮胎空腔部内的空气振动而产生该空腔共鸣音。在该空腔共鸣音中存在构成噪声的频率范围,使此频率范围的噪声水平下降对于降低轮胎噪声非常重要。
作为降低因这种空腔共鸣现象所引起的噪声的方法,提出在轮胎内表面通过弹性固定带将由海绵等多孔质材料形成的吸音件装接于胎面部的内周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然而,在吸音件的固定依赖于弹性固定带的情况下,存在高速行驶时弹性固定带变形的问题。
对此,提出了将带状吸音件直接粘接于轮胎内表面来进行固定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带状吸音件直接粘贴于轮胎内表面而在胎面部产生蓄热,存在高速耐久性因该蓄热而恶化的问题。此外,在将带状吸音件直接粘贴于轮胎内表面的情况下,存在轮胎转动时带状吸音件无法随动于轮胎的挠曲而断裂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2818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2672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通过在粘接于轮胎内表面的带状吸音件添加切槽来缓和轮胎转动时在带状吸音件产生的应力,改善带状吸音件的耐久性,并且促进从带状吸音件散热,改善高速耐久性的充气轮胎。
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充气轮胎具备:胎面部,在轮胎周向延伸并形成为环状;一对侧壁部,配置于该胎面部的两侧;一对胎圈部,配置于这些侧壁部的轮胎径向内侧,在所述胎面部的内表面沿着轮胎周向粘接有带状吸音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状吸音件具有多个切槽,并且各切槽的两个末端在所述带状吸音件的内侧终止。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采用在带状吸音件形成多个切槽,且各切槽的两个末端在带状吸音件的内侧终止的构成,所以当轮胎在轮胎转动时挠曲时,带状吸音件的切槽张开而随动于轮胎的变形,能缓和在带状吸音件产生的应力,抑制带状吸音件的断裂。由此,能改善带状吸音件的耐久性。此外,轮胎转动时带状吸音件的切槽张开,由此带状吸音件的散热面积增大,所以能促进从带状吸音件散热,提高充气轮胎的高速耐久性。而且,各切槽的两个末端在带状吸音件的内侧终止,所以能限制带状吸音件的运动,能进一步抑制带状吸音件的断裂、带状吸音件之间的摩擦。
此外,多个切槽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θ优选在40°≤θ≤90°的范围内。由此,轮胎转动时,带状吸音件的切槽张开而随动于轮胎的变形,能缓和在带状吸音件产生的应力,抑制带状吸音件的断裂。此外,能促进从带状吸音件散热,提高充气轮胎的高速耐久性。
切槽的深度d优选为带状吸音件的厚度D的50%以上。由此,轮胎转动时带状吸音件的切槽张开,能促进从带状吸音件散热,提高充气轮胎的高速耐久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横滨橡胶株式会社,未经横滨橡胶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38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