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射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64315.X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8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罗镛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镛国 |
主分类号: | A61M5/31 | 分类号: | A61M5/31;A61M5/32;A61M3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金成哲 |
地址: | 韩国庆***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针 注射器 注射流道 缸体 吸入流道 贯通孔 单向阀机构 吸入 开闭机构 便利性 中空的 最大化 密闭 开闭 连通 延伸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器,尤其涉及一种在现有的形成有包括注射针的注射流道的注射器中共用除了注射针以外的注射流道的一部分,或者形成与注射流道完全独立的吸入流道来使药液的吸入更顺畅的装置,其包括注射针(10)和缸体(20)而形成有所述缸体(20)至所述注射针(10)的注射流道,所述注射器还包括:开闭机构(400),其选择性地密闭所述注射流道;以及吸入流道,其从具有尖端的中空的帽(100)延伸至所述缸体(20),并且包括贯通孔和单向阀机构(300),所述贯通孔连通所述注射针(10)、用于将所述注射针(10)连接至所述缸体(20)的接头(500)及所述缸体(20)中任一个的内外,所述单向阀机构(300)控制所述贯通孔的开闭。所述注射器构成为,在现有的注射器形成不经由注射针的另外的吸入流道来使药液的吸入更顺畅,从而能够使用户的便利性和产品的商品性最大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器,尤其涉及一种在现有的形成有包括注射针的注射流道的注射器中共用除了注射针以外的注射流道的一部分,或者形成与注射流道完全独立的吸入流道来使药液的吸入更顺畅的装置,所述装置在现有的注射器形成不经由注射针的另外的吸入流道来使药液的吸入更顺畅,从而能够使用户的便利性和产品的商品性最大化。
背景技术
通常,注射器是向动植物的体内注射药液的器具,其被制作成能够用尖锐的端部穿透皮肤而向任意的组织内注射药液。
图1是图示一般的注射器的分解立体图,通常,如图1所图示,注射器由结合有注射针10并容纳注射液的缸体20和能够前进及后退地具备于所述缸体20内的柱塞30构成。
在这种一般的注射器,随着柱塞30的后退,在缸体20内产生负压而填充药液,且随着前进,使缸体20内的药液通过注射针10排出的同时注射至患者的体内。
然而,在这种一般的注射器的使用中,若注射针10的直径很细,即使用户为了吸入药液使柱塞30后退,也只是缸体20内部因负压成为真空状态,而药液的吸入不顺畅。
从而,曾经存在的问题是,药液的吸入要求较长的时间,因而为用户带来不便,并且,若用户在药液的吸入结束之前放开柱塞30,则在药液未被吸入至缸体20内的状态下,柱塞30反而会自行前进。
此外,本申请人的韩国国内注册专利公报第10-1563723号虽然改善了这种问题,但由于构成为吸入时药液通过过滤机构,因而被指由于过滤机构,吸入不顺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在现有的注射器形成不经由注射针的另外的吸入流道来使药液的吸入更顺畅,从而能够使用户的便利性和产品的商品性最大化的注射器。
技术方案
这样的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即,一种注射器,其包括注射针和缸体而形成有从所述缸体延伸至所述注射针的注射流道,所述注射器还包括:开闭机构,其选择性地密闭所述注射流道;以及吸入流道,其从具有尖端的中空的帽延伸至所述缸体,并且包括贯通孔和单向阀机构,所述贯通孔连通所述注射针、用于将所述注射针连接至所述缸体的接头及所述缸体中任一个的内外,所述单向阀机构控制所述贯通孔的开闭。
此处,优选所述单向阀机构随着所述帽的结合而开放,且随着所述帽的分离而关闭,更详细而言,优选所述单向阀机构包括:圆形截面的弹性带,其包裹并弹性密闭所述贯通孔;卡合凸台,其形成于所述帽的内周面而随着所述帽的轴向移动与所述弹性带接触来移动所述弹性带;以及凹槽,其使所述弹性带弹性返回至所述弹性带密闭所述贯通孔的位置。
与此类似地,以注射器内部为基准,所述单向阀机构可以随着负压的作用而开放,且随着正压的作用而关闭,更详细而言,所述单向阀机构可以是包括选择性地开闭所述贯通孔的弹性瓣的周知的止回阀,或者所述单向阀机构可以是包括选择性地开闭所述贯通孔的球的周知的止回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镛国,未经罗镛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43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