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分析用单元以及气体分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4835.0 | 申请日: | 201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2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小林永佑;藤田昌司;宫下统基;槌谷纪彦;大野千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G01N1/00;H01M10/48;G01N30/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立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1 | 代理人: | 杨楷;毛立群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分析 单元 以及 系统 | ||
1.一种气体分析用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
单元主体,在内部具有测量室;
1对电极,由配置于所述测量室的正极以及负极构成;
分隔膜,设置于所述测量室内,配置于所述1对电极之间;
1对捕获部,将相对于所述分隔膜在所述正极侧产生的气体以及相对于所述分隔膜在所述负极侧产生的气体分别分离并捕获;
1对隔片,将所述1对捕获部分别封闭;
1对隔片保持件,将所述1对隔片分别按压来安装,所述1对捕获部分别单独地形成于所述单元主体,向所述隔片保持件内的空间供给遮蔽用气体,
在所述1对捕获部分别形成有使载气流入至该捕获部内的流入口与使载气从该捕获部内流出的流出口,
所述气体分析用单元还具备:
气体供给流路,将载气供给至所述流入口;
气体排出流路,使载气从所述流出口排出;
旁通流路,不经由所述捕获部地连接所述气体供给流路以及所述气体排出流路;
旁通切换部,进行切换以使所述气体供给流路与所述捕获部或所述旁通流路中的任一个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分析用单元,其特征在于,使从所述流入口流入的载气产生搅拌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分析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浸渍于填充至所述测量室的电解液的参比电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分析用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电极导向件,所述电极导向件收容于所述测量室内,将所述1对电极中的一方保持于内部,在所述电极导向件形成有与所述1对捕获部中的一方连通的开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分析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1对电极中的另一方在所述电极导向件的外侧配置于所述测量室内,在所述单元主体形成有引导路径,将在所述另一方的电极侧产生的气体引导至所述1对捕获部中的另一方。
6.一种气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分析用单元;气体分析部,对所述1对捕获部中的至少一方所捕获的气体进行分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供给切换部,将供给状态切换为第1供给状态或者第2供给状态的任一种,所述第1供给状态是将在所述气体分析用单元内产生的气体与载气一起向所述气体分析部供给,所述第2供给状态是将不含有在所述气体分析用单元内产生的气体的载气向所述气体分析部供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供给状态中,经由所述气体分析用单元向所述气体分析部供给载气,
在所述第2供给状态中,不经由所述气体分析用单元而向所述气体分析部供给载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对在所述气体分析用单元内产生的气体进行收容的阱部,
在所述第1供给状态中,经由所述阱部向所述气体分析部供给载气,
在所述第2供给状态中,不经由所述阱部向所述气体分析部供给载气,在所述气体分析用单元内产生的气体被收容于所述阱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483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