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与线粒体活性氧簇(ROS)产生相关的疾病的化合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80065105.2 申请日: 2016-09-08
公开(公告)号: CN108348781B 公开(公告)日: 2022-02-11
发明(设计)人: P·迪奥莱兹;D·德泰勒;F·马林;O·佩提特金 申请(专利权)人: OP2药品公司;波尔多大学医学中心;国家健康科学研究所;波尔多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1/385 分类号: A61K31/385;A61K31/497;A61P3/10;A61P9/10;A61P39/06;A61P35/04;A61P27/12;A61P25/16
代理公司: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代理人: 于磊;张福根
地址: 法国***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治疗 线粒体 活性氧 ros 产生 相关 疾病 化合物
【说明书】:

发明涉及化合物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用途,所述疾病的开始和/或发展涉及线粒体来源的活性氧簇(ROS)的产生和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用途,所述疾病的开始和/或发展涉及线粒体来源的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和作用。

发明背景

线粒体是现在广泛公认的“衰老的自由基理论”的核心,并因此参与几乎所有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经变性疾病(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氏病等)、癌症和糖尿病以及缺血起源的组织功能障碍。该理论指出,由活性氧簇(ROS)引起的损害的累积影响许多细胞功能,特别是线粒体功能,其对于能量供应和最佳细胞功能是必不可少的。线粒体因此成为ROS的主要靶标,因为最佳细胞功能对于为细胞提供能量以修复自身是至关重要的。

有趣的是,线粒体是活性氧簇(ROS)的主要来源,因此特别易被氧化损伤所靶向。因此,ROS的线粒体自身产生导致氧化损伤,其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细胞死亡。

针对ROS的生理和病理作用,已经测试了多种抗氧化剂。抗氧化剂研究已经提供了许多天然和设计的分子,这些分子针对不同来源的(即生理性的(细胞信号传导)或病理性的)ROS以不同的选择性调节ROS。然而,尽管ROS与许多疾病相关,并且抗氧化剂已经在许多临床前实验中显示出是有希望的,但几乎所有基于抗氧化剂的疗法的临床试验都显示出有限的功效(Orr et al.,2013.Free Radic.Biol.Med.65:1047-59)。

此外,最近的一些研究还表明,细胞中ROS的过度减少是有害的,并且似乎ROS产生的适当平衡对于细胞功能是必需的(Goodman et al.,2004Dec 1.J.Natl.Cancer Inst.96(23):1743-50;Bjelakovic G et al.,2007Feb 28.JAMA.297(8):842-57)。因此,对选择性抑制线粒体的ROS产生越来越感兴趣,其不会影响通过胞质ROS产生的细胞信号传导。

由于线粒体氧化损伤导致大量的人类疾病,因此已经开发了被设计成在体内被线粒体积累的抗氧化剂。这些靶向线粒体的抗氧化剂中研究最广泛的是MitoQ,其含有与亲脂性三苯基鏻阳离子共价连接的抗氧化剂醌部分。MitoQ现在已用于大鼠和小鼠的一系列体内研究以及两项II期人体试验中。现在高ROS产生的条件被更好地表征。似乎ROS可以在线粒体的呼吸链的多个位点产生(Quinlan CL et al.,2013May 23.Redox Biol.1:304-12)。最大超氧化物/H2O2产生在电子转运体(主要是醌)高度还原和高线粒体膜电位值的条件下发生。矛盾的是,当线粒体氧化磷酸化低(低肌肉收缩)时或在低氧条件(缺氧)下,这些条件得到满足。

申请人在此证明,AOL(茴三硫(Anethole trithione))不是作为典型的非特异性抗氧化剂分子起作用,而是更有趣地作为主要在线粒体呼吸链的复合物I的位点IQ处产生氧自由基(ROS)的直接选择性抑制剂,所述位点IQ是ROS产生的主要线粒体位点和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主要负责位点。此外,申请人在此证明AOL不影响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表明不存在任何不良副作用,并且可能以长期方式治疗和/或预防与游离氧自由基相关的疾病。因此,AOL是第一个已知被许可用于人体使用(FDA上市许可)防止线粒体在位点IQ产生ROS的药物。

概述

本发明涉及用于治疗游离氧自由基相关疾病的活性氧簇(ROS)产生抑制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抑制剂是茴三硫(AOL)。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抑制剂抑制ROS的线粒体产生。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抑制剂抑制在线粒体的复合物I的位点IQ处的ROS的线粒体产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2药品公司;波尔多大学医学中心;国家健康科学研究所;波尔多大学,未经OP2药品公司;波尔多大学医学中心;国家健康科学研究所;波尔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51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