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状烯烃树脂膜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5130.0 | 申请日: | 201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0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齐藤爱里;麸山解;奥村彰朗;西泽茂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DIC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8J7/046;C09D4/02;C09D7/61;C08L4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板桥区坂下三***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状 烯烃 树脂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状烯烃树脂膜,其特征为于,在环状烯烃树脂膜基材的至少一个表面具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涂膜,该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A)与受阻胺系光稳定剂(B)作为必需成分,该受阻胺系光稳定剂(B)为选自具有聚合性官能团的受阻胺系光稳定剂(B1)及具有受阻酚基的受阻胺系光稳定剂(B2)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一种环状烯烃树脂膜,其具有:可对环状烯烃树脂膜基材表面赋予高耐擦伤性、可无底涂层地形成在与环状烯烃树脂膜基材表面之间具有优异密合性的固化涂膜、进而其密合性在暴露至强光后仍不会下降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涂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耐擦伤性高且与环状烯烃树脂膜基材的密合性优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涂膜的环状烯烃树脂膜。
背景技术
环状烯烃树脂膜的透明性、低双折射、低吸湿性、耐热性、电绝缘性、耐化学品性等优异,被广泛地用于光学构件、医疗、包装膜、汽车、半导体用途等。尤其,在光学构件中,正在探讨:对应于在液晶显示器或触控面板用途中的单元的多样化,取代以往所使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三乙酰纤维素(TAC)等塑料膜而使用透明性高、低吸湿性优异的环状烯烃树脂膜。
并且,环状烯烃树脂膜因表面硬度不充分,因此在加工时有受到损伤的风险,为了提高耐磨耗性、耐擦伤性,正在探讨在其表面设置由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涂膜构成的硬涂层等保护层。但是,环状烯烃树脂膜因其主结构为脂环结构,因此膜表面的极性低,水接触角高至90°左右,因此在将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进行涂布的情况下,存在难以将涂材涂开,环状烯烃树脂膜基材表面与硬涂层之间的密合性低这样的问题。
作为提高环状烯烃树脂膜基材表面与硬涂层之间的密合性的方法,提出了在环状烯烃树脂膜基材表面设置以具有极性基的改性烯烃系树脂作为主成分的底涂层后,涂布电离辐射线固化型树脂并使其固化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对于此方法来说,可提高环状烯烃树脂膜基材表面与硬涂层之间的密合性,但增加了涂布并干燥底涂层的工序,还存在成品率降低、成本升高的问题。
另外,作为不设置底涂层而使硬涂层密合于环状烯烃树脂膜基材表面的方法,提出了将含有具有脂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涂膜用作硬涂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使用该固化性组合物的情况下,为了使其与环状烯烃树脂膜基材表面的密合性充分,需要提高具有脂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的比率。但是,若提高具有脂环结构的(甲基)丙烯酸酯的比率,则存在固化涂膜的交联密度降低,固化涂膜表面的耐擦伤性变得不充分的问题。
进而,刚刚在环状烯烃树脂膜基材表面形成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涂膜后的密合性(初始密合性)虽高,但其后在暴露至强光的情况下,其密合性(耐光密合性)的降低成为问题。
因此,寻求下述环状烯烃树脂膜,其具有:可对环状烯烃树脂膜基材表面赋予高耐擦伤性、可无底涂层地形成在与环状烯烃树脂膜基材表面之间具有优异密合性的固化涂膜、进而其密合性在暴露至强光后也不会降低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涂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8415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894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环状烯烃树脂膜,其具有:可对环状烯烃树脂膜基材表面赋予高耐擦伤性、可无底涂层地形成在与环状烯烃树脂膜基材表面之间具有优异密合性的固化涂膜、进而其密合性在暴露至强光后也不会降低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涂膜。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DIC株式会社,未经DI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51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